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现状及其原因,为促进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和完善农民参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意愿不高,参与程度较低,缺少全程参与,参与方式单一;影响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农民对农地整理政策的认知、农民对农地整理益处的认知、农民参与被鼓励和重视的程度。提出政府应重视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工作,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支持村干部发挥带头作用,规范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程序,鼓励耕地流转,以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反映城市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文总结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的意义,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其利益诉求。利用专家问卷和农户问卷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表达客体和表达渠道的选择。研究表明:农民、地方政府、村委会是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3类核心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存在利益冲突;农民利益代表主体主要包括村委会、小组组长和农民组织;农民利益表达客体主要是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所,村委会和农民组织是利益表达的"初始客体";农民利益表达既可借助人大、政协、信访等正式渠道,也可通过村委会、小组组长、农民组织等非正式渠道来实现。最后,提出重构农民利益代表主体和表达渠道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土地产权明晰是土地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本文在分析土地产权属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土地产权结构 ,提出了土地产权明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以促进国有划拨土地进入市场流通的问题。对原划拨土地使用者———决策者关于土地市场交易的效用函数进行了分析 ,就如何促进国有划拨土地市场化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内容 ,并对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现状,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程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理项目农户参与程度偏低。影响农地整理项目农户参与程度的显著性因素有是否为村干部、农户耕地面积、农地流转价格、是否涉及权属调整、是否成立了农户质量监督小组、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权责的明确程度、地区差异、村干部对农地整理的态度、户主文化程度、农户耕地块数、灌溉和机械等投入成本、本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已实施的农地整理项目满意程度、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工作程序的清晰界定。所以为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重点考虑上述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江汉平原和大别山区6个县市的488份农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农户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以探寻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规律。研究表明:农户农业生产目的受制于耕地资源禀赋,在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利润最大化,在耕地资源贫乏的地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受制于耕地资源禀赋;目前农村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不活跃,农户农业生产决策与其消费决策相互影响。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农户的生产和消费问题,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效益发挥受到限制等情况,本文基于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工作实施过程,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分析,确定选址阶段各项工作的价值目标,构建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下的效率评价模型,并以湖北省孝南区为例对其进行验证,以期指导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效率测度模型可有效探寻选址工作的不足,并有利于其改进及效率提升;同时,该模型效率测度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客观且非兼容性强,其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户生产所面临要素市场的特征,以及农户生产行为决策机制,采用江汉平原与太湖平原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户生产行为决策机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户生产面临的要素市场中,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农业劳动力市场不活跃,而非农生产中劳动力市场较活跃,且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地区差异明显;当前农户生产决策以牺牲富余要素的边际产出为代价,是一个富余要素与稀缺要素边际产出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60份农民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分析农民监督对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的影响机理,以期为遏制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提供依据。结论表明:目前农地整治项目区工程质量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受益农民被排除在工程质量监督之外,难以发挥社会监督的效力,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而引入项目区农民参与施工监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层面探索并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治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有助于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