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对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概括。这种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种运用形式。始终如一地贯穿于《资本论》这部博大精深的巨著之中。一、马克思科学分析方法的总体马克思说,当我们从政治经济学方面观察某一个国家的时候,思想运动有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讲的这两条道路:从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作为人类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正是马克思科学分析法的根据。这样两个过程,前者解决着抽象的物质性问题;后者在于综合关于客体的各侧面的反映,造成概念和逻辑的系统,在思维中再现客观整体。二者以实践为基础,辩证结合,相互为用,就构成马克思科学分析方法的总体。《资本论》的科学分析是从商品开始的。而商品,已经是一种抽象物。从搜集、分解、研究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量材料,到析出商品范畴,这一过程正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运动。然后,回过头来,从商品分析开始,逐步上升,把物化为资本、利润、工资等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呈梯形地显现出来;后一范畴凭借前一范畴而上  相似文献   
22.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史表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民族特色的多样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从理论上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 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从世界范围来说,在种种社会主义理论中,是有原则分歧的。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因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而异,没有本质统一的根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不存在共同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不过是些组织结构不同,行使职能相异的各种社会组织的综合体。无疑,这种社会主义见解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没有共同之点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的基本面貌,而且为此作了长期的探讨。早在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23.
关于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早已成为世界舆论密切关注的课题。在近一个时期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它更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激烈斗争的一个关键。我国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要求“重新认定”。党的领导的合法性”,散布什么“搞四化可以不要共产党的领导”。有的甚至狂妄叫嚣“要废除一党制,让共产党下台,推翻现政权”。而广大人民群众则认为,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中,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一直到共产主义建成,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规律。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作了全面的论述.1845年以前,马克思历史观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35年——1843年春,是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时期;1843年夏——1845年春,是转向唯物史观的时期.这两个阶段虽然都具有过渡的性质,但是既有质的不同,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前一时期是后一  相似文献   
25.
2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同时,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提出并确立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廉政文化建设,对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具有指导实践、科学预见未来的强大功能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世纪之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在历史条件、问题焦点、认识对象、政治原则以及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上形成了一些历史特点,这些特点使当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有时代的前沿性。  相似文献   
28.
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系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努力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力求取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9.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观的精髓,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擎柱之一,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理论依据。本文从邓小平同志思考、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论入手,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遵循、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相统一的原则,说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整体观,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涵义。文章进而探讨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内涵,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内含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和特有本质。  相似文献   
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是我国社会构成内部一种能动的、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相互联系的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对比关系。它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现阶段的阶级结构是制定党和国家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也是确认现行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团结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基本问题。在这方面的错误估计曾引起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巨大政治失误。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不注意社会阶级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