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618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4 毫秒
21.
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20世纪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后现代主义代表了一种激进的断裂情绪。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凯尔纳说得好,后现代的“后”既带有某种启示色彩,又与一种推陈出新的断裂感相联系1。这种断裂和颠覆很大程度上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政治有深刻的话语关联,大多数主要的后现代理论家  相似文献   
22.
唐君毅指出,人的心灵对于有价值的对象会自然产生爱慕之情,这种好善恶恶、愤悱向上之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即知即行的心灵活动。它所感知的价值理想,作为既真实又应当的命令,先实现于内心,再求被实现于现实世界。人的生命心灵中原始的至性至情能超越"我执"的限制与封闭,而达至我与他人他物的同情共感。这便是"分别我执"的超越,也是心灵的感通。唐君毅指出最充实圆满的宗教精神能展现天地人三才之道,源于人之精神超越性的最高表现。他以"超越的感通"来表示人的这个超越向上的向度。我们可以用唐君毅描绘人之仁心客观化为天心的历程来表示人在此的超越性。这是一种对人本身之"无限心量之具体内容"的深切领悟。如此向上超越感通的信心便是来自于人性中愤悱向上的好善恶恶之性情。  相似文献   
23.
临床上内科医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用药种类非常多,其中不乏莫西沙星与氧氟沙星这两种药物。莫西沙星与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也是临床医生比较常用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由于喹诺酮类药物有一定抑制软骨发育的副作用,故临床并不用于婴幼儿和孕妇。  相似文献   
24.
近代以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日关系始终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界,随着近代日本对华政策史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发觉偏重于行动及结果层面的探讨,显然不足以阐明近代日本何以从“蚕食叶”到“蛇吞象”式侵华的深层原因.毕竟没有民众共识基础的对华政策是难以推行的.近年来国际政治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带来了“观念构建利益从而决定国家政策”的基本认识,该理论渗透到历史学中,促使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认识基础成为史学研究的一股新潮流.《南开学报》2012年第1期“当代西方研究”栏目以“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为题,组织了四篇专题论文,分别以内藤湖南、胜海舟、北一辉、吉野作造等引领了近代日本思想界潮流的显赫人物为考察对象,以其本人的原出性言论为凭,解析了他们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九·一八”事变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华认识和政策主张,以及对国民性对华认知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力图在思想源头上深入探寻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基础性动因.  相似文献   
25.
笔者阐述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背景,研究国内外典型院校“工作室制”教学的发展理念,总结出了这种培养模式的意义以及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对“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有效的发展思路,试图从这一模式中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6.
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政治上的分裂和军事上的对峙时期,但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并未因此而中断。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文化区的各民族不断南下进入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区,促进了各游牧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并通过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50年前的秋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33个知识青年,先是乘坐火车到了榆次的东赵,后又由马车拉到了一个叫训峪的地方,也就是电影《老井》创作的原型地,从此开始了我们的知青生涯。训峪村缺水,每天天不亮,庄户人便排了长长的队,挨个儿绞动着辘轳,全村的几百口子庄户人和那些大大小小的生灵全靠这辘轳井里的水。训峪村的人们住在窑洞里,有石窑,有砖窑,大部分是土窑洞,出门没有几步便是沟沟梁梁。  相似文献   
28.
从"认知"到"角色"再到"行动"的传导,是一国外交战略的内生性逻辑自洽过程。日本的自我认知结构,是在历史演进中由特定的知识、文化和观念等要素组成的。知识要素的构建因循了工具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等原则,文化要素中的矛盾性、善变性、序列性、依附性等特点形塑了日本外交行为逻辑,观念要素中的"强权观念与神国思想相互嵌入"的特点,固化了日本"在东方华夷思想之外壳中嵌入西方霸权主义之内核"的思维取向。"追求大国地位"是影响日本国家战略最深刻、最本质的"先赋角色"。日本在自我认知、角色构建的基础上,推行了以构建"观念资源与制度资源"为中心的"战略性外交"。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解读日本特有的认知结构、角色构建、外交行为及其传导机制,不仅能为认识与判断日本的国家战略走向提供更为精准的描述与解释,还有助于重构与创新日本外交的"知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9.
封龙山孝道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砥砺爱国心和责任感的重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应将封龙山孝道文化融入本地区多层次国民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封龙山孝道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政府和民间合力助推封龙山孝道文化走向复兴。弘扬封龙山孝道文化应处理好继承、转化和创新关系,以构建新型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切实尊重老人物质和精神实际需要,探索并完善多元养老模式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