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研究唯物史观的现代适用性时,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断定:西方社会既然没有按照马克思所预言的样式发生革命,那么,作为预测未来之理论根据的历史决定论便失去了真理性;在我国,也有些学者断定:中国没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  相似文献   
22.
社会技术概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技术”是存在的 ,它是社会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是由一定社会的政府创造、发明 (制定 )的 ,由全体社会成员或一定社会阶层接受、使用的 ,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解决社会矛盾进而实现保障和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可分为多种类型 ;它与社会科学、社会意识形态、“自然技术”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具有保障、改造、导向、组织等功能。研究社会技术对于深入理解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深化技术哲学研究等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社会工程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通过社会主体人有意识的活动过程,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更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世界。整个过程不仅是自然而然的历史性的生成过程,而且是有目的的规划、设计的建构过程,即生成和建构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24.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早已深入人心。但唯物史观存在着两个“理论前设”,且受到西方学者的质疑。我们应当调整或者改变唯物史观的叙事方式,创新社会工程哲学,将“实践”范畴具体化、历史化、工程化,把生态学语境和社会工程思想引入唯物史观,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原则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5.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科学是社会技术的理论基础,社会技术是社会科学发生作用的中介。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现。社会科学向社会技术的转化是科学理论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客观必然性向主观目的性的转化、相对真理性向社会功利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进而工程哲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已经成为显学.这方面的学术著述,频繁见诸报刊杂志,特别是工程哲学这一"星星之火",以经形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27.
社会技术哲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形成了“气候”,而社会工程哲学的研究则刚刚开始。因此,必须首先对社会工程哲学研究的价值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社会工程哲学是社会技术哲学的证明和延伸,或者说,社会工程哲学是社会技术哲学的“下游产品”,社会工程哲学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和具体化,社会工程哲学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诸多社会工程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8.
经过全国广大哲学工作者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近十年,特别是近二三年来的努力开拓,工程哲学这个哲学新的分支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事业的一个战略重点和重要的学术“生长点”。但学者们对“工程”的认知尚存分歧,多数学者认为工程就是指与生产、建设活动密切联系并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和现代自然技术原理进行的“造物”活动。本文认为“工程”是一个历史范畴,应当由自然领域逐步扩展到人文社会领域。工程哲学不仅要关注指涉自然领域的工程,即“自然工程”,而且要关注指涉社会领域的工程,即“社会工程”。在人们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社会工程”与“自然工程”同样重要,在人们反思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的认识活动中,“社会工程哲学”与“工程(自然工程)哲学”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9.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创设的“培根计划”,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日益暴露其不合理性,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以至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风险社会”或者“灾难社会”。反思几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技理性的“两面性”,总结“培根计划”的是非功过,创新文化观念,进而为“社会技术”走向历史前台创造条件,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30.
~~论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辩证关系——兼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田鹏颖$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