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的认识,梳理了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探讨,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是必要而迫切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理性思维、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原则,创新的关键在于尊重文化传统的现实和坚持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2.
戴震的道德修养论,在新的人性论基础之上,把道德修养视为扩充人性的决定环节,否定了理学家“复其初”的道德修养方向;在理欲统一的道德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智、仁、勇的道德修养目标,并据此提出了其“强恕”与“学”的修养方法,批判了理学修养论的禁欲主义倾向,呈现出初步的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53.
先秦以降的人性理论都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明清之际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不仅如此,他们还以肯定人性之私为出发点,对封建君主专制及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统治模式进行了批判。这种人性理论,具有鲜明的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54.
<正>欣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我谨代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由衷热烈的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秉持“大国学”观念,温故知新,筚路蓝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宏伟指引下,紧跟时代发展需求,重视关怀时代需要,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已然成为了我国国学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国学学科建设的领航者、国学传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5.
肖永明  罗山 《云梦学刊》2009,30(3):24-28
自21世纪以来,对《孝经》的研究涉及到成书、版本、历代《孝经》之学、《孝经》思想等方面。希望以后的《孝经》研究不要过于局限于对其“孝道”思想的阐释和翻译上。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学术背景,才能对《孝经》思想以及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6.
谭嗣同的消费思想一反中国传统“黜奢崇俭”的主流消费观,旗帜鲜明的主张“崇奢黜俭”,并将奢俭的范畴由消费领域引向生产领域,阐明崇奢黜俭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其用意即在为近代新式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定建构新的理论。这一思想是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具有强烈的近代性。其论证有破有立,大胆而新异,反映了作为维新志士的谭嗣同整体思想的锋锐与光芒。研究和探讨谭嗣同的消费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经济的健康顺利地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在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等多处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一些极有研究价值的自然地层与文化层的叠压关系,随着环境考古研究的深入展开,越来越明确地揭示了发生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阶段的一次环境变迁事件———洪水事件,它的到来导致青海地区以定居锄耕农业经济为基础的齐家文化的衰落,促使了以畜牧经济为基础的青铜时代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的产生,并且洪水期的到来一度形成青海地区史前文化的空白期。  相似文献   
58.
湖湘士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杰出表现 ,使人们对孕育、滋养了众多历史巨人的湖湘文化背景及思想学术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湖湘思想文化的探讨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不断展开。随着人们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了解、认识的逐渐加深 ,一些学者已感到有必要探寻湖湘思想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 ,从而推动湖湘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这方面 ,朱汉民先生的《湘学原道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10月版 )堪称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力作。该著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中最为核心的道论进行追溯与研究 ,以此入…  相似文献   
59.
苏氏蜀学学者标新立异,大胆怀疑<周礼>、<尚书>、<诗>序的相关内容,在北宋中期疑经惑古思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对儒家经典的训释方面,苏氏蜀学学者用力甚勤,在<易>、<书>、<诗>、<春秋>、<论语>、<孟子>方面都有涉及,成就巨大.他们重视义理阐发的解经特点,体现了宋学的基本精神.其经解颇有深刻、精到之处,往往能超越汉唐诸儒而别出新意,多为后人引述,在经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60.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学术史著作.其中,叶适对<周易>、<礼记*大学>、<礼记*中庸>及先秦诸子、历代史籍等都加以评论,并对理学"道统"说进行了批评.这种学术史的考察、评论,与当时逐渐流行的程朱一派理学有较大歧异,显示出当时儒学发展的不同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