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国内研究成果,涉及环境优化、结构与模式、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技术支撑及总体的理论依据等方面.国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基础平台典范、国内学者对国外相关成果的整理与编辑及推介等方面.它们为全面深入地探索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甚至各环节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方法启迪.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经济功能寓于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及科技的社会功能之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凸现,经济功能日益成为科技社会功能的核心.从系统哲学视角反思,积极正面的科技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科技对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作用;对经济系统要素及其结构的优化作用;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社会学、科技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4种结果及其表现形式冲突与融合、整合与协调.冲突是由互动双方不同特质和属性之间的相互比较、压制和求同等所引起的分歧、斗争或矛盾;融合是互动双方在完全"消灭"对方基础上而形成的新的统一状态,即互动双方的一体化;整合是指科技与社会互动中的一方在受到另一方作用时所作出的一系列调整自己行为以配合对方的适应性反应;协调是互动双方在保持对方独立即不消灭对方的基础上达到的关系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变革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却日渐异化,引发了对生态、伦理和人类健康等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正愈益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异己力量。只有积极构筑完善的公共政策治理、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体系,才能有效推动现代生物技术负面效应的“善治”,负责任地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向更高阶段的跃进。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主要由微观层面的职业科学家,中观层面的无形学院、科学学派、科学学会或协会等科学共同体,以及随着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趋势而逐渐形成的宏观层面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等社会建制主体形式有机构成。主体结构是科学社会建制的核心内容,厘清其各主体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社会学、科技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 4种结果及其表现形式 :冲突与融合、整合与协调。冲突是由互动双方不同特质和属性之间的相互比较、压制和求同等所引起的分歧、斗争或矛盾 ;融合是互动双方在完全“消灭”对方基础上而形成的新的统一状态 ,即互动双方的一体化 ;整合是指科技与社会互动中的一方在受到另一方作用时所作出的一系列调整自己行为以配合对方的适应性反应 ;协调是互动双方在保持对方独立即不消灭对方的基础上达到的关系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历时关系上,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分娩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在共时关系上,要素整合生成了两种文化间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从历时与共时相统一的视角看,两种文化的互动既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又是交互渗透、彼此缠绕、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相生相合、互渗互补、互促互融等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科学奖励系统考察维度不同 ,功能表现亦不同。从静态结构层面和有效性程度考察 ,科学奖励系统的功能表现为正功能和负功能 ;从功能是否显现于外看 ,又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 ;从制度层面考察 ,包括规范和社会功能 ;从动态发展变化角度分析 ,又可以包括动力、竞争和控制机制的“三点一面” ,以及功能效应两方面。着重从第四个维度考察其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诞生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这种结构分化与文化系统的要素整合又导致了两种文化相互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一个由上述两大类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不断反复地进行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又是该两类互动形式交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两种文化之间由此不仅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而且形成了相生相合、互渗互补、互促互融等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科技不仅推动着现代教育的兴起以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技术与方法的创新,而且促使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和放大;另一方面,教育与宗教一起既催生了科学技术.又独立地促成了科技的增强和放大机制,还促进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甚至产品创新等;而且科技还与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起协调发展和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