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表明户籍制度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户籍迁移将实行分类政策。其中,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将放宽。无疑,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应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精神为指导,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健全与户籍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结构升级,加大县(区)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中小城市的辐射与吸纳能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成效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 年代中后期,发展中国家推行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战略。实施该战略的内因是落后的金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则是推行该战略的外在因素。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不仅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而且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但也因金融调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起金融危机。我国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时应注意吸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用于调整经济关系、调控经济运行等的手段。一般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只一个,而是一个多重目标所组成的目标集,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把GD P的增长作为衡量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传统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宏观经济政策评价体系,客观地反映宏观政策的实绩,使科学发展观得到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行为变迁与宏观政策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居民消费行为在不同体制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计划经济时期,居民的消费结构单一,消费倾向高,消费水平低。"双轨制"时期,消费者选择权逐步增强,市场配置消费品逐渐得到认同,跨时预算消费日益增强。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行为的特征是理性化、主权化、收入与消费倾向的非对称性等。当前,我国应采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以及改善商品结构等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5.
郭其友 《科学咨询》2003,(21):12-12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重点发展信息化、高科技、资本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由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客观存在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势必给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发现,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并且,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人均GNI达到3000-4000美元时,形成了以国内消费为主导并且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对平衡的经济增长格局.中国从2002年开始,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明显失衡,具有明显的投资和出口导向特征,导致外贸依存度过高、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主导型向国内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形成平衡的经济增长动力格局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视角分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理论体系上存在着深刻的对立和分歧,这种分歧表现在逻辑起点的选择、确立以及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商品"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逻辑起点的抽象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澄清对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一些误解及质疑。不同于马克思的经济学学说,由于缺乏前半程学科研究的过程,在后半程学科叙述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将经济学研究对象直接等同于逻辑起点,因此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只能从研究对象不同层面的假设前提出发,其演绎推理的过程无法构成自洽的逻辑链条。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相比,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人性的认识表现出抽象过度或抽象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经济学"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是行为金融理论之核心.行为金融理论的孕育及诞生与"新时代金融"的到来表明金融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只能被视为是对"现代金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补充而非所谓的"重建".即使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与发展有着经济学"后现代转向"更鲜明的特征,但这一趋势不仅尚未成熟,而且从行为经济学派生出的行为金融学与作为一个成熟的理论学派来看,也还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经历了一个在承袭中提炼、诘难中扩充发展的长期演化过程,其结果是不断地使之适应于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以及构成了其他经济分析的基础。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能否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是令人振奋的农村税制改革目标 ,此举改革如何能真正走出所谓的“黄宗羲定律”的问题依然倍受关注。历次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在缺陷性应成为我们的警戒 ,它们是农村税费改革难以突破“黄宗羲定律”的根本原因 ,应当建立与完善农业税费制度以公平税赋 ,以及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 ,优化财税支持结构和提高政府财政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