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刘瑞(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当前我国经济理论分析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接受了西方经济理论分析观点与方法的学者大量引用“经济人”假设,来说明自己想要说明或论证的问题。还有一些人认为:“经济人”假设是建立...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经济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理论出发点。文章在考察经济人内涵的基础上 ,把它视为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范式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它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古典经济理论为了适应数学公理化的要求,不仅抽象掉了古典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而且把本来充满活力、智慧的人改造成模型中被动、低能的人。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恐怕没有想到,他们塑造的这位"低能经济人",倒是在传统的公有产权之上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找到了他的真正的制度基础。本文就此展开论述。一、"看不见的手"与制度的逐渐分离在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那里,体现"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制度是具有利己心的经济人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的制度保证。古典经济学并没有忽视经济制度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后来西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作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诞生于工业社会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存土壤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及新兴古典经济学三个时期,形成了以理性选择、最大化决策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理论框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经济人"的认知、选择、决策和互动都有了新的发展趋向,使得"经济人"假设呈现出新主体、新选择集、新要素禀赋及新决策模式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将为"经济人"假设的新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经济人主要是指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制和道德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般市场经济主体,经济人的产生是自然的、合理的,它是市场有效的前提,市场经济需要独立的、自主的、理性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概念作为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是一个历史范畴.自14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并逐渐成长以来,"经济人"这一角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着.本文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出发点,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出发,分析了经济人理论的含义,介绍了该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价值,通过分析,揭示出中国的改革不仅是一场制度的变革,而且是人自利精神的解放,这种个人谋利精神的发挥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人学,问世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20世纪90年代商界小说自然将它的视点投向"经济人"角色.与以往其他文学作品相比,90年代商界小说的作者在塑造"经济人"形象时,更注重熟悉经济人生活,在特定经济活动与关系中刻画"经济人"个性特征,揭示"经济人"本质,塑造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出发点,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人总是试图使"效用"这种心理状态最大化。对经济人假说的传统批评总是局限于该假说本身,而忽略其认识论基础。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济人假说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意向性维度,从而没有注意到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是将自身投入到所追求的对象中,而非将自身封闭起来计算效用。利用反常现象理解正常现象是近代以来一种普遍的思想倾向,经济人假说正是这一倾向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而非一种孤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之一——“经济人”假设和制度经济学秩序和制度的理论,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自利”带来的效率缺失问题,即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带来真正的产出,论证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毫无秩序”的教学,提出建立“对不可预见和投机的行为会导致惩罚性结果的制度”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经济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这种“导致”是“经济人”从改善自身状况的愿望开始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可以产生效益(隐性)的成产过程,应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方法会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经济人”属性,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制度”,教学要求成为一个一厢情愿的文本。  相似文献   

11.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12.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13.
三大经济组织在建立时期 ,服从于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利益需要 ,具有国际垄断组织的性质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 ,三大经济组织调节国际关系的作用日益突出 ,具有了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功能 ;正确认识三大经济组织的性质、作用及其变化 ,对中国正确制定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中分析了有限理性说、社会-化人说、心理实验说和X效率理论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最后得出结论:经济人是一个充分体现人类行为的假定。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设存在论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可谓是老生常谈,但“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生存时频频遭到来自不同领域的批判又迫使对“经济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经济人”假设能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生,在当前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文章从“经济人”的存在入手,分析“经济人”存在的合理性,批判“经济人”的泛化,最后提出“经济人”存在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法经济学基础有两种潮流,其主流经过了三个阶段两次变化。“主流”将市场失败理论作为支点,把市场缺陷作为问题而遮蔽了真正的“中国问题”。试图摆脱困境的“支流”却进一步误导人们要不断向西方学习和创新。执着地寻求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支援且对中国现实问题不太关注乃是因为学者们受着“现代化框架”的支配。确立坚实的中国经济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只能以“当下中国问题”为依据,以古今中外经济理论为资源并实现其与中国现实的契合。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两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发展问题的结晶。它的提出 ,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 ,我们要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 ;发展要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核心 ,同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竞争和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 ,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实践离不开经济思想的指导。纵观我国区域经济思想发展史,先后经历了从“区域均衡”“区域非均衡”“区域协 调”“区域统筹”到“区域协同”几个阶段的嬗变,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精髓的同时,紧密结合各自时代特征与 时代要求,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创新与完善。新中国五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思 想既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更有其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与时俱进的时代印记。在梳理新中国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基 础上,深入分析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阐释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 战略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经典而又常新的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理解路径,引发出我们对现时代的经济人———道德人复合性主体应具有的行为特征及构建其的现实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假设认为,无论是个体还是政府机构都是追逐私利、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和经济动物。这种假设的结果是政治冷漠、公权腐败、市场失范。共和主义反对经济人假设对政治领域的入侵,反思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及其带来的公地灾难问题。共和主义主张超越经济人,发展责任型政府。在政治人假设的基础上,共和主义主张公众积极参与政治,政府积极回应民众的偏好,社会合作协商。共和主义区分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类型,主张市场机制与政府力量相互配合,积极促进公共品的供给与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