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走向21世纪之时,哲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前景如何?环顾四周,社会越来越商品化、市场化。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人们更注重物质文化。在精神文化中,人们多倾向于通俗文化、感性文化,关注精英文化、理性文化者相对较少。在精英文化、理性文化中,科学因其与技术及管理的联系而具有实用价值,受到社会的重视,哲学则由于缺乏明显、直接的用途而门庭冷落。照这样下去,未来世纪是否还能有哲学存在,确乎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22.
人的活动效率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和中介手段。这些要素具有一定的实体形态,而其他非实体性因素则贯穿于各种实体形态要素之间或与某种实体形态相关联。主体、客体、中介三个要素,可以看作是人的活动效率的三个维度,以此为骨架构成整个制约因素系统。在制约人的活动效率的系统关系之中,还有一种管理、反馈和调节的机制在起作用,从而实现人的活动的自动或自觉控制。所有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效率状态,这种状态的改变必定与上述制约因素系统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3.
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两个方面。公共活动领域问题的实质就是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也就是对公共性的关注。对人类活动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性问题加以思考,是哲学最重要的使命。关注公共活动领域是哲学的一个必要的维度。所谓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不应仅仅是向私人生活回归,更重要是向公共生活回归。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公共性问题或危机为标志的公共活动领域的当代转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4.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征和实质,是社会的人的真正的奥秘。由对各类“文化”定义的分析可见,文化最为突出的特征或最具有根本性的内容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概括说来就是人的活动方式,而在这种活动之中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对稳定的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首先,文化是一种程序;其次,文化是人为的程序;第三,文化程序由取向引导;第四,文化取向是为人的;第五,文化以人为中心;最后,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通过扩展和深化对文化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会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5.
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对哲学自身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湛 《江海学刊》2012,(2):45-46
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实际上是哲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的变化,属于"哲学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与此直接相关并具有前提意义的,是"哲学是什么"的问题。相对于"哲学是什么"的无解论和一解论,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多解论回答是更为可取的。我们可以从对"哲学是什么"的各种理解和描述中,确立一种综合地把握"哲学是什么"的思路。这或许也是走出哲学困境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26.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人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这种观点 ,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批判地反思人的物质需求无限的观念 ,确立人的物质需求有限的观念。在此基础上 ,认真研究人的需求的质和量 ,设计合理的需求构成 ,是建设现代人合理的、可持续的生存方式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27.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精神现象。本文从认识与人脑的关系、认识的对 象、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认识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8.
在人类认识发展中存在着效率因素和非效率因素,追求效率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效率对于认识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即效率作为认识目标的导引作用、效率提供认识条件的基础作用和认识本身的效率对认识发展的直接作用。认识的效率是衡量认识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提出认识进步的效率尺度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认识过程与结果、投入与产出、付出与获得、代价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就人的活动效率而言,规律性是指构成特定的效率关系并支配效率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广义上讲,我们对于人的活动效率的全部探讨都是指向这种规律性的,这里只是较为集中地考察人的活动效率的一些最主要、最基本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0.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活动展开为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在这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中显示出活动的效果与效用。自觉的人活动的目的性内在地要求这种活动的有效性。人的活动的有效性比率即其活动的效率。对这些问题加以哲学考察,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