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大量地背范文、套公式,期望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但事实表明,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死板僵化的作文训练,是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在作文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在作文训练中加入思维训练,让学生开拓思路,在思考中获取灵感,从而做到思如泉涌,下笔生辉。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  相似文献   
32.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在中国对法治的诉求过程中,法学理论赋有前瞻性的启蒙、阐释和导引功能,这就需要市民社会理论的导入。因为它能克服传统法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为法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系统丰富的深层理论基础,并能有效观照中国法治之路理论构建的有限和不足,从而推进法学现代化和法治理论与实践对现实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演进中,文学和艺术相伴相随,不同的门径,却总是相辅相成。文章试图以此为研究目标,从汉晋文人的"艺趣"生成与传承为切入点,阐述古代文人艺术品格确立的渊源,艺术的传承线索与发展轨迹,进而揭示中国文化发展和演进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34.
公民意识尚未普遍确立,是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滑坡”和“法律纸面化”现象的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事实上,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优越性,决定其能够为伦理秩序和法治秩序提供最有力的根本性内在支撑,进而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不可缺少的坚实基础。因此,要克服“道德滑坡”和“法律纸面化”现象,推动精神文明上新台阶和法治国家早日建立,就必须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并推进其意识形态化,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加大投入,促使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收入和支出资金量及业务量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研究,认为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操守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地方普通院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36.
创建卫生区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是每一位居民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创建北京市卫生区期间,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创新思路,全民动员,想方设法激发居民建设宜居家园的情感,促使居民共建和谐社区,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相似文献   
37.
依法治国必须弘扬正义法精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到依法治市 (县、乡 )的全面依法治理 ,标志着中国已经实现了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型。然而 ,由于对法治精神与原则把握和贯彻上的误区和障碍 ,却出现了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和懈怠主义倾向 ,使依法治理严重偏离法治目标。为此 ,必须对法治条件下的正义法精神予以重申和弘扬。这种体现时代要求的正义法精神 ,在价值导向上 ,以自由和平等为至上关怀 ;在规范形式上 ,以权利本位为基本模式取向 ;在制度理想上 ,以民主化法制为目标追求。只有弘扬正义法精神 ,才能克服依法治理过程中的不良倾向而使其沿着正确轨道走向法治 ,也才能实现法律规范体系与法的时代精神的耦合 ,从而建立起内在自觉、普遍有效的理性法治秩序 ,推动法治国家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38.
工程辩证法由工程计划辩证法、工程建造辩证法、工程物使用辩证法三个基本板块构成的体系。这三个板块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反映了工程的全过程,是工程过程三个阶段上一系列问题的哲学辩析。  相似文献   
39.
公民性塑造: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层变革,因而公民性重塑也就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重大的社会转型,也促发了文化断裂,而由于历史等因素导致的公民性缺失,致使文化断裂背景下的价值真空、道德滑坡和社会失范等现象加剧.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公民性塑造,从而为推进民主进程和建立法治秩序提供根本性支撑.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