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闻(下洋)闽语的声韵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闻(下洋)位于雷州半岛的南端,其境内流通的黎话属闽南方言.徐闻黎话共有16个声母,49个韵母,8个声调.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唇齿擦音声母[f],没有送气塞擦音声母,古清、彻、穿、初、昌等声母读擦音[s],没有前鼻音韵母和[-t]尾入声韵母,部分古阳声韵字和入声韵字变读阴声韵等.  相似文献   
22.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 ,每次变革都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 1 997年后 ,招生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对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大影响。对太原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2012年8月24-26日,"第三届岭南汉语方言研究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粤西专题)暨方言业务培训会"在湛江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湛江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湛江师范学院粤西方言与文化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24.
导师制是以个别老师指导少数学生为主要形式,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单向传授的"教师制"相互补充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两个层次,两种导师"制根据本科学生的层次及学习要求不同,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学习导师"制,在大学三、四年级实施"学术导师"制.这种模式的导师制具有学风建设、教风建设、知识整理、个性发展、求异创新、思想情感、教育管理等实践功能.同时克服了现行导师制的不足,是符合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要求的有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记录了粤西电白县沙琅镇的话,即客家话。初步分析整理了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电白话共有20个声母,61个韵母,6个声调。从其特点看,既有客家方言的共性,如浊上归阴平,有iai韵母等。也有不同于其他客家话的地方,如:中古心母字、生母字及崇母部分字读边擦音等,反映了电白话受当地雷话与白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课堂教学质量是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质量要求,它至少包含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恰当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并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编制出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模型P=WR,应用模型对该校10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所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令学生十分满意;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控制班额、精心设计、夯实基础以及"追求优良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老子》一书中反映了老子成熟而系统的语言观,老子认为语言是人们认识和反映世界的符号,这一符号的认识功能有较大局限性和负面作用。因而,对于语言,老子采取保守否定的态度,在具体的言语行为方面主张"信言"、"善言"、"谦言"。老子的语言观及其言语主张对后世的语言研究及言语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导致后世轻视言语表达。(二)形成了以"诚信"为美的言语审美取向。(二)产生言语表达的"谦虚"模式。  相似文献   
28.
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支持浙江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其中的关键一步。未来的乡村振兴与治理工作不仅要继续推进和巩固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层面的均衡和富裕水平,也要更多关注和提升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和治理水平。从“经济”转向“文化”并聚焦“道德”视角,成为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治理的重点方向。浙北(海宁)农村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儒家文化遗产、地方人文精神等,推动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亲情孝道、崇德尚贤等与儒家伦理紧密相关的传统礼俗文化的吸收转化、宣传教育和推广应用工作,为当前乡村治理的道德路径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从政策层面看,儒家伦理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现代道德建设与治理框架中寻求自身的现实意义与内涵转化,也要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的礼俗传统和乡村治理的日常实践,而“新乡贤”在基层政府和普通农民之间发挥的道德示范与社会整合作用对此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