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1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4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441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神秘体验的三维结构一个有趣的精神现象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未能消灭人的神秘感。今天,许多为古人所迷惑不解的现象虽然都被科学阐明了,但是人类仍然有他所不能解的、神秘的东西。人类似乎天性中就有对于终极的、不可知之物的强烈兴趣,而这种兴趣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梅尔文·瑞德和伯特兰姆·杰塞普在其合著的《艺术与人类价值》一书中指出:“那些仍然相信生命神秘性与独特性,相信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与效果的人们趋向于反抗‘科学主义’,从宗教或艺术的想象性的解放中寻求安慰。”的确,杰出的艺术品往往都有神秘性,伟大的艺术家常常对于神秘之物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体验。他们倾向于认为:最多的美犹如最高的存在,是神秘的、不可言说的;艺术活动就是要通过超越日常经验的神秘感受去接近与表现这种美。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思维方法、知识背景、问题意识、价值取向等角度集中探讨了经济学家与文学家(在更广泛意义上还涉及社会科学家与人文科学家)在对待社会转型时的不同态度,并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势与盲点。本文指出,经济学家与文学家对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视角、态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他们应当意识到各自的局限与对方的合理性,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差异的互补,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的社会转型作出尽可能全面、客观的把握  相似文献   
63.
今年 10月 2 2— 2 6日 ,中国伦理学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第十次全国理学讨论会暨全国伦理学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会议就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民族道德传统、西方应用伦理研究与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关系有学者认为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定位的论断 ,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是理解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指针。一方面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应立足于民族化的道德根基 ,从而…  相似文献   
64.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从实践上看,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政策取向包括科学发展、重在和谐和关注民生这样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65.
文化批评向何处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0年代中国批评界一个引人注目的走势或许就是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 (也有人称文化批评 )。对此文学界可谓众说纷纭、人言言殊。有人在悲叹80年代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的逝去 ,也有人在欢呼文化批评的黄金时代的到来。除去这些情绪化的言论不谈 ,比较具有学理性的问题也同时提了出来。比如 :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是什么 ?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化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原因 ?这种转化是文学批评的转机还是文学批评的堕落 ?文化批评是不是一种社会学批评或所谓“外在批评”?如果是的话 ,它与审美批评的关系又如何 ?它是向庸俗社会学批评的…  相似文献   
66.
67.
错别字自述     
小梅是鄂西北一个偏僻的农家女孩,小学六年级成绩很优秀,全镇毕业考试她获得第一名。为了使小梅受到良好的教育,老师托人把她转到本市实验中学读书。  相似文献   
68.
基诺族不是“游耕”“游居”民族周新文,陶联明本文作者根据实地考察和亲身见闻,指出某些著作将基诺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山地农业概括为“地跟山转,人跟地走,寨跟山跑。广种薄收”以及“无法再进行轮歇耕作时,基诺人便举族而迁,整个村寨迁往他处”等,是不符...  相似文献   
69.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吁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这些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相似文献   
70.
试论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职业指导是学校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现实自我完善和可持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指导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两者密不可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劳动用工制度和就业制度也逐步实现了市场化,国家劳动部、教育部等相继颁发了职业指导的有关文件,这些都为职业指导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而且也正式把职业指导引进我国的国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