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51.
高强 《人才瞭望》2005,(3):65-66
与其他形式相比,请专家到企业内训具有受众面广、针对性强、节省费用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由于培训中讲师是主角,因此讲师的合适与否,就直接决定了培训的成败。找到好的讲师,学员能学到东西,领导满意,培训组织者也脸上有光。选择蹩脚的讲师,培训组织者就会费力不讨好,培训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组织好一场高效的培训,讲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52.
“重黄轻炎”指的是炎黄子孙尊崇黄帝远甚于尊崇炎帝的现象。“重黄轻炎”萌发于东周以前,初步形成于东周时期,最终定型于秦汉时期。“重黄轻炎”是以炎黄的传说事迹为基础,以大一统的需要为动力,在统治者的炒作下形成的。“重黄轻炎”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中国农业文化主体及国家制度的形成,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53.
高强  周丽 《中州学刊》2023,(3):43-51
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强国的战略内涵,明确其本质特征、国情特色、国际通识、建设目标、基本前提及战略主线。为确保农业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要找准突破口,着重从激活“四化同步”蕴含的外部动力、城乡融合发展激发的内源性动力、双层经营体制的弹性和韧性及高水平开放注入的发展动力四个层面入手,挖掘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从战略布局上看,农业强国战略应与扩大内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双碳”转型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谋划,一并推进;从政策选择上看,要强化规划引领保障,夯实人才基础支撑,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深化城乡联动改革,协同推进释放政策合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迈进。  相似文献   
254.
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以第一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可以将我国现有的优秀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大致分为层级型、平台型和网络型三大类.研究发现,平台型和网络型服务模式在带动小农户、拓展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明显强于层级型服务模式.但是,平台型和网络型服务模式中的服务内容复杂繁多、所涉及资源要素偏多,往往需要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而层级型服务模式中,很少需要龙头企业等工商资本介入,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整合服务资源的能力要求偏低,便于农民自发组织开展,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更具有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5.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当今中国,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巨大提高,社会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积聚的角度,还是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化的角度,都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基于变化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迎来了一个关键时期。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以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说市民社会为批判对象发展起来的,涉及哲学、政治、社会、历史等等诸多领域的社会科学体系,不仅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纷繁复杂的各类矛盾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且,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进行总结和梳理,通过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也面临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此背景下,我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笔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