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出版了《积极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国际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兴起。随即国内也涌现出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就是其重要表现之一。为此,选取了CNKI上从2001年到2010年(截止到12月)有关主观幸福感的1 635篇论文,从数量分布、研究内容、研究重心、作者单位、作者所属地区五个方面为研究维度进行了内容分析。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目前阐释自我控制的机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两阶段模型、双系统模型和能量模型,两阶段模型指出成功的自我控制依赖于识别自我控制的矛盾和诱发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两个阶段的加工;双系统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结果是由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以及特质或者状态调节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能量模型提出自我控制依赖一种类似能量的有限资源,执行自我控制任务会引起能量的损耗;自我控制的脑机制表现为长期目标的执行与腹内侧前额皮层相关,对暂时诱惑的控制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暂时诱惑控制的失败和伏隔核关系密切。未来研究需深入解析自我控制的内涵,进一步探索自我控制的行为和脑机制,并研究自我控制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23.
自我肯定的潜在机制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肯定为何能减少个体对威胁的防御反应,它在何种情境下有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自我肯定减少防御反应可能是以自尊、自我概念、情绪或其它因素为中介,而认知加工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在信息加工的多个阶段起作用。一些因素制约自我肯定的运作及效能,包括肯定方式及内容、事件与个体的相关度、引入自我肯定的时机、个体受到肯定的领域和情境中态度客观的标准。未来需要整合认知加工与中介因素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影响因素与机制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城市幸福指数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幸福。幸福是建立在人生意义之上的一种快乐的心理状态,源自个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达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幸福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由许多成分构成的组织;其中每一个成分都有其独自的功能,但又与其他成分相互影响。可以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幸福加以研究。城市幸福指数是衡量城市各阶层民众生活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适合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为了促进民众的幸福,除了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还要靠个体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25.
时间和金钱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它们对个体的幸福至关重要.作为稀缺资源,金钱在个体低收入水平下与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而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很小甚至没有关系.时间充裕与个体幸福感呈正相关.与以最大化幸福的方式花费金钱相比,存在几种有利于幸福的时间花费方式.作为启动刺激,时间和金钱都会影响个体幸福感,但两者与幸福感的关系有很大差异.金钱启动虽有利于减轻个体的痛苦,但也会削弱个体的幸福感,而时间启动却往往有利于幸福感的提高.用金钱来衡量时间,会削弱个体的幸福感.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异以及深层次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6.
自我效能影响身心健康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自我效能在健康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我效能不仅可以通过生理过程影响健康状况,还能够影响情绪障碍以及健康促进行为.探讨自我效能影响健康的机制和模型,同时介绍了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作为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今后可以从心理健康、PTSD的心理干预以及痛觉研究等方面来拓展自我效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7.
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七个维度:物质享受取向、名誉地位取向、自我实现取向、轻松安逸取向、人际和谐取向、社会公益取向、信仰依从取向.结果发现:当代青年人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特别看重自我实现和人际家庭;男青年对名誉地位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女青年;在职青年对经济物质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大学生和高中生.  相似文献   
28.
采用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指标的中学生责任心量表,对重庆、成都、绵阳三城市的1 00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责任心水平总体较好;(2)中学生责任心在年级上呈现起伏波动的特点;(3)女中学生在他人义务责任心、集体义务责任心、家庭义务责任心和集体过失责任心等因子上优于男中学生.  相似文献   
29.
自动与控制计时系统脑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成像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均提供了存在自动计时系统与控制计时系统的证据.对时间信息自动加工的研究表明,自动计时系统与运动系统关系密切,均包含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辅助运动区.对时间信息控制加工的研究表明,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额叶-纹状体回路为认知控制计时系统与工作记忆的基础,时间信息加工的注意调节系统较复杂,涉及区域主要包括前辅助运动区、右岛盖、顶叶、前扣带皮质.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系统激活区域和激活强度存在差异,两个系统时间范围不存在清晰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30.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采用横断面时点调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全国35所高校5 058名大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初步获得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的系统资料。基于调查与评估结果,提出了有效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