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论述了党的少数民族人事制度的内容与作用 ,阐述了培养与选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和原则 ,提出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与选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建设科学执政政党的制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民主的旗帜下成熟起来并不断进步的,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科学执政政党的制高点。与时俱进,构建民主、科学、完善的执政体制,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供制度保证,是坚持科学执政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龚志伟 《学术论坛》2007,30(11):180-1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宗族复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新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刺激基层干群矛盾、诱发不同族际利益群体的矛盾和生成宗族群体内部的隐性矛盾等方面.与一般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这种宗族性矛盾具有矛盾起源的利益性与盲从性相渗透、矛盾形成的积累性与表现的突发性相结合、矛盾力量的群体性与变异的易发性相链接、事态发展的蔓延性和矛盾结果的沉淀性相交织等特征.对此,必须本着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第一要务的原则,着力于加强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在标本兼治中化解矛盾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14.
龚志伟 《兰州学刊》2005,2(1):43-44,51
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村民自治是邓小平民主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作为邓小平经济民主观伟大实践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兴起的原始动因;以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为核心的邓小平政治民主观构成了村民自治的思想根源与内涵;以坚持党的领导和法制化的思想为核心的邓小平民主保证观为村民自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构建一个体现和谐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政治文化价值指标体系.它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创新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能适应阶层分化的价值整合,有效进行几个时代特征并存的社会整合.应有助于不断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生态,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形成和融进取的民族政治关系,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批判、克服和肃清邪教、伪教的影响.应能积极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促进多极化趋势下国家关系的和谐.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有赖于构建一个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和政治精英三者在统一目标下的一体化结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龚志伟 《社科纵横》2006,21(8):55-56
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深化了对民主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确认了民主治理的根本理念,并以发扬经济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法制建设发展法治民主,作为民主治理的具体实践,从而形成了我党民主治理的基本理论,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龚志伟 《社科纵横》2005,20(3):15-16
邓小平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原则主要包括目标渐进性原则;党员主体性原则;平等与公开性原则;监督法制化原则。这些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党建和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民族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论述了加强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具体包括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调整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和提高师资队伍待遇.  相似文献   
19.
从高等农林院校的角度阐述了数学素质的涵义、内容、基本要求及培养困境,提出数学素质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并探讨数学素质培养的配套措施:(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2)支持教学改革的立项;(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长期陷入边缘化的困境有其深刻的根源.基于制度主义经济学的范式,正式制度的解释为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的边缘化提供了严谨的理论论证;而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非正式制度的广角式探源更能为这种边缘化现象作出来自于实践的有力回答.在现阶段,制约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的非正式制度表现为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农民工自身先进政治文化的滞后与短缺,表现为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的本位主义意识形态对农民工的抗拒,表现为中国城乡发展的特殊逻辑下农民工自身身份认同的模糊.基于此,必须推进正式制度的创新和非正式制度约束的优化,促进二者的均衡发展;强化城市政府的城乡统筹发展意识;创新培训教育与宣传方式,培育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