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95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马克思生态内因论视阈中的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主流经济学大多没有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以至于单纯经济增长型发展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只有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内在作用,把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地增长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方式转变过来,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2.
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宗教慈善事业一直处于衰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批判性阐述,在理解与认识上存在着不全面性.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述,肯定了宗教有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共同基础.在“适应论”的理论指导之下,宗教慈善形成了有系统、有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这一当代宗教慈善的重要功能也逐渐显现出来.2012年,《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出台为当代宗教在慈善领域服务社会,从而在全社会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3.
龚文德 《云梦学刊》2013,(1):166-I0002
2012年11月17日上午,“中国当代美学的回顾与展望暨刘纲纪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回顾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刘纲纪的学术人生,弘扬其学术精神和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来,关于善政、善治的话题引人关注。基于当前较为严重的官本位、腐败及某些不和谐因素,此话题无疑不是无的放矢。本文仅以传统文化的视阈对善政、善治概念作一简要分析,并就现代条件下德治和法治的异同略作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政法机关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神圣使命。在政法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切实解决政法队伍中存在突出问题.打造一支“管得住自己、震得住坏人、帮得了百姓”的钢铁队伍的现实需要;是政法机关狠抓三项重点工作。推进“平安重庆”建设,促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16.
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解决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的分离状况,应用该技术建立的微观模拟模型,可以将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有机地联系起来.借鉴ACE的基本思想,采用Java计算机仿真技术,创建了基于消费者行为、政府行为以及企业行为的计算经济学仿真模型,进行了若干模拟实验,得到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初步揭示了消费与投资比例的微观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7.
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后来,它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人的各种爱情表现行为,即所谓的“爱情类型理论”。这一理论将爱情的类型分为六种形式,分别称为“伴侣式爱情”、“奉献式爱情”、“浪漫式爱情”、“游戏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和“现实式爱情”。由于各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不同,其过程与结果也不尽相同。《傲慢与偏见》描绘出来的爱情故事则是其多种类型的生动展示,其中,“伴侣式爱情”是最值得追求的,它是一种温馨、长久的爱情。在现代社会中它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对人的自我完善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汇率服从跳扩散过程下的外汇期权定价公式,将外汇价格和波动率、跳的高度模糊化,得到模糊环境下外汇期权的最大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19.
经理股票期权的产权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理股票期权这种激励机制对减少经营者的偷懒行为 ,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控机制 ,这种激励机制的作用就会被扭曲。对经营者的监控需要足够的信息 ,有效的信息产生于充分的竞争。在公有产权为主体的情况下 ,充分信息的不可获得性和有效竞争的不可能性使有效监控成为不可能。所以 ,经理股票期权目前不仅无助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 ,或许还增加了一条国有资产流失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以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 ,深入研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一革命道路代表了近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政治上要求当家作主 ,经济上要求解放农业生产力的根本利益。我党首先在根据地范围内满足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这两大根本利益 ;并且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 ,开展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将这一革命进行到底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最终在全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这两大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