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5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794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2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白的《静夜思》是当代中国知名度最高、普及度最广的小诗,堪称天下第一绝句。诗中物象的亲切性、音韵的和美性、思维的单线性、空间的可变性、时间的永恒性、身心的依存性,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魅力系统。但是,《静夜思》在整个唐代并未受到评论家和诗选家们的青睐。而且"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两句,也是明代人从李白原句"床前看月光"和"举头望山月"改动而成的。"明月……明月……故乡",不仅大大增强了宇宙间的空明感,强劲延续了望月思乡的诗歌传统,而且大大凸显了明代文人群体的"大明"意识。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民族情绪,更使得这两个"明"字别具意味。因为在古典诗文中,"故乡"与"故国"同义。从明清两代开始,中国读者用集体的智慧,小小修改了李白的《静夜思》,大大强化了"作品的绝对独特性",又用集体的热情,一代代人亿万次地持续诵读。时至今日,终于在千淘万汰之后,将"床前明月光……"托上了民族记忆的珠穆朗玛峰。透视一首默默无闻的唐诗演变为天下第一绝句的特殊历程,后人可以在文学创作、作品改编、接受研究等方面获得多向度的启迪。  相似文献   
72.
我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从2001年至今逐年下降,"考研热"持续升温,高等过度教育已经出现。从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理论的视角切入高等教育过度带来的"考研热"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过度会造成知识失业,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对高等教育过度进行制度改进和调控,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高效率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3.
教学艺术性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学的艺术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因此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是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屏居乡里十年"首次作出确切的界定:1107--1116年(闰正月之前).<永遇乐>的"元宵"即1129年的元宵;该词中的"重(chóng)三五"即1116年的闰元宵.又利用李清照词、文、诗中的内证,提出李清照自比洞庭龙女的新说;再根据李清照习惯于自道"憔悴"的特点,论证<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玉楼春>(红酥肯放琼包碎)、<永遇乐·元宵>四首"憔悴词"皆作于明诚逝世之前,特别论证了后三词作于1129年的金陵;文中还对宋人周煇、张端义、刘辰翁的记载或看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75.
为探索"傩"文化的潜在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认为傩文化是先民遗存的活态文化基因,其包含着人类自身丰富的潜性思维方式及原始宗教与乐舞艺术.因此,它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对三秦大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77.
中国古代美学提倡含蓄朦胧、蕴籍风流,诗歌作为最能体现古典美学精神的文学样式,利用语词的隐喻特质,极大地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内涵。主要探讨诗歌与语词的隐喻关联,同时简要归列了解析语词隐喻内涵的方法,力求从隐喻阐释理论的高度对诗歌的多义主题及丰富寓意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和还原。  相似文献   
78.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可能形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潮,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从大众媒介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经济建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三方面对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9.
企业社会责任来源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企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是系列相关概念。责任来源于自由、外部期望和不确定因素,自由意味着责任,期望引发责任,不确定因素直接导致责任产生,责任成就于能力和影响力。企业责任的来源同样如此,企业作为具有意向性的主体,拥有自由抉择的权利和丰富物质资源,决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负有责任。文章具体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来源,从协调发展论、权力让渡论和规避国家干预论等角度比较充分地阐释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分制又称学分积累制,它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分量单位,以学生取得必要的基本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国是推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之一,现有的学分制模式有完全学分制模式和不完全学分制模式两种。目前,在学分制实施中还存在着学分制内在要求与现行课程体系的矛盾;学生选课需求的广泛性与学校提供选修课范围相对狭窄的矛盾;学分制实施条件要求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教师专业的单一性和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学分制目标管理与传统的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等。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