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5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叶适具有独特的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本体功夫思想,这些思想对与他同时代的吕祖谦的本体功夫论,对尔后黄宗羲的本体功夫论乃至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之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2.
新近不断上演的许多社会冲突事件,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哪些与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紧密相关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儒道互补人格的形式、内容及其特征受限于儒道互补文化的整体特征,形成了一个二而为一的有机体系。人物心理传记法及心理测量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显现出了道中有儒、儒中有道的儒道互补的格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儒道互补人格的变动机制与社会环境、个人独特的性格及内在理想三者间的互动有关。  相似文献   
43.
论党的三代领导人认识社会主义视角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视角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关注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他们视角转换的特定背景和原因,总结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44.
侗族大歌是我国最早被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中国多声部音乐,它的"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是我国民族音乐乃至当今世界乐坛的一枝独秀,被誉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  相似文献   
45.
编写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档案,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对指导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的采购,以及预防实验事故的发生,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涂莹  韩刚 《西北人口》2000,(1):48-49,,47,
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中棘手的难题。本文结合当前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失业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旨在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7.
宋人笔记中虽常标榜以"自娱"和"笑谈"为写作动机,但内容却显示出宋人积极的论史意识。在两宋强调以唐史为鉴的时代氛围中,宋人笔记中也出现了大量记述唐史的篇章。因为笔记体短小精湛、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所以,宋人笔记中记述唐史的形态也独具风格,即评诗与论史相得益彰、补史与衍史相映成趣、考史与辑史相辅相成三个方面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8.
朱熹是我国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在闽北创设了云谷、紫阳、考亭这三所很有影响的书院,进行了一系列成绩卓著的讲学、研究、育人活动,推动了闽北地区书院的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邱飒爽  涂金坤 《河北学刊》2008,28(3):133-136
根据《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首先要消灭资本主义只能由生产资料资本的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制度,实行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在扣除各项必要税费后,能按其对生产总资本投入的比例份额占有剩余劳动成果;其次要逐步消灭社会主义还存在的因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的大小不同和拥有的生产资本的多少不同而获取的剩余劳动成果差别悬殊这一"按资分配"的剥削残余。剩余价值论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指引了如何消灭剥削的方向,这是《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在当代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50.
人生活在世界上,免不了会遇到很多的烦恼,导致我们的生理、心理的负担,更可能导致行为的失误或失败。但是并非所有的烦恼都是必然的,事实上有些烦恼是客观存在的,而有些烦恼是主观的、是自寻的。自寻烦恼有很多的原因,大部分是认识发生偏差的结果,尤其是进行了错误的推理更容易导致自寻烦恼。本文对错误推理导致自寻烦恼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