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5篇
  免费   970篇
  国内免费   264篇
管理学   1064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490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308篇
丛书文集   3822篇
理论方法论   980篇
综合类   16698篇
社会学   601篇
统计学   81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1312篇
  2012年   1416篇
  2011年   1760篇
  2010年   1736篇
  2009年   1869篇
  2008年   1899篇
  2007年   1905篇
  2006年   1847篇
  2005年   1627篇
  2004年   1097篇
  2003年   849篇
  2002年   875篇
  2001年   789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合工作的实际体会,对高校劳服企业发展过程、及当前发展现状和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高校劳服企业如何冲破妨碍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变等、靠、要的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与当前形势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和运行模式,以及如何依靠自身资源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从"先锋"到"世俗"的转型是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余华从沉溺于叙事迷宫到用朴素的文字讲述中国人的生存苦难,从"无我"的"零度叙述"到"有我"的介入,从而使他的小说有了文学应有的力量和深度.但他又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他小说的内核仍是对人的命运的寓言化表达.  相似文献   
993.
审美认知长期被公认为是直觉而非逻辑的 ,因此而与科学认知形成明显分界线。然而从所谓逻辑的本质看 ,其与联系、规律等概念有着高度内在的同一性。任何复杂事物包括美与审美现象都是有着普遍联系的、有规律可循的、因而是有逻辑可循的 ,因而审美认知也应当是有逻辑的。打破传统二值逻辑构架而建立在多值逻辑基础上的现代逻辑学 ,以及与此相照应的现代计算机原理与技术、现代艺术和审美实践等都充分证明 :审美逻辑是现代多值逻辑最典型、也最极端的存在式。承认并研究审美的逻辑问题 ,发现审美———这一人类精神或心理世界最为复杂现象与活动独具的逻辑面貌 ,及其独具的定律、演算系统 ,对于丰富和健全认知心理学理论 ,建立科学的审美教育和整个教育的审美化体系 ,从而真正实现用“美的规律”去“建造物体”和塑造人类自身 ,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因汉末士大夫、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社会冲突体现了传统才性观的危机而诱生对传统才性观与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使政治问题上升为思想界中的哲学问题。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蕴含了思想文化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性别差异研究的四种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经常会以性别及性别刻板来理解人类的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性与性别的研究在不断增多,并发展出了四种主要的研究取向:(1)将性别作为被试变量;(2)考察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的个体差异;(3)性别图式理论;(4)将性别看做一个社会范畴来进行研究。以这四种研究取向为线索来组织内容,可获得对性、性别以及人格领域有关问题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996.
洛夫寻求禅学与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视野融合,其意既在于发现两者的同一性关系,又在于寻求两者的互补性关系。融合的结果,不仅扩展了台湾现代诗现代性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对新世纪的台湾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知识价值观是价值观领域的新命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知识价值观的涵义 ,它是实践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知识价值观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三个方面 ,并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个别差异性等特征。知识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度、多侧面的系统 ,可以根据知识的属性、知识在教育中的价值、知识促进人的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998.
999.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人力资源管理解决人事管理、人际关系以及工业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并为组织处理“人力资源”的问题提供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它已从行政管理、事务管理向战略管理方向发展 ,并正在取代原有的行政性和事务性管理  相似文献   
1000.
论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文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西部大开发最大难题在于“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环境建设应包括生态人文主义、公共理性精神、内在人文素质三个基本内容,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精神需要普及化、大众化,需要创新教育体制,开辟社会化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