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4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蒋巍  徐华 《中外书摘》2006,(5):8-11
一个无固定收入的青年歌手,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十年却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家庭破碎,病魔缠身,是谁在用默默的爱支持和温暖着他,丛飞的妻子邢丹无悔地选择了责任和重担。她说了:跟丛飞在一起,穷乐。  相似文献   
52.
两汉时期人们对于生死的看法 ,不尽相同。西汉仙论最盛 ;东汉鬼论发达 ,二者同样源于汉代发生的对于生死的自觉认识和体验 ,后者比前者更为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恐惧。两汉生死观念的变迁也通过画像艺术生动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3.
《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是全书的总纲,其中指出作为军事管理者的"将",应该具备五种素质:"智、信、仁、勇、严","智"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孙武的心目里,"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千百年来不得其解。本文从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角度,广征博引,论证"智"的内涵就是是"知",也就是对"天、地、人"的知晓,也就是对天气、地形的知晓,对我方和敌方实情的知晓。这不仅是孙武的智慧观,甚至是中国古代其他哲人如孔子、老子的智慧观。  相似文献   
54.
徐华 《领导文萃》2013,(6):10-13
当前,各种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有许多看似“法治”的做法.甚至以“法治”之名行破坏法治之实的行为,迷失了法治的方向,严重违背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吐鲁番出土文献原卷图版入手,对六组疑难词语进行了训释,考证出"郊具带"即装饰物的带子;" "即粮食统计帐目;"兼释"即一切还好;"襦(孺、如、儒)"即短衣、短袄;"执早(执棗)"即从小;" "即旱;"取把"即搔痒挖耳一类用具;"掩逐"即突然跟随;"掩遂"即突然前往;"轾税"即轻税,使赋税减轻.  相似文献   
56.
徐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5):174-175,20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实施"校企合作",要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与贯通。高职校园文化在与企业文化"联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借鉴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在校企文化互动中强化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路径,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7.
现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关于墨子的记述存在诸多疑点,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不提“兼爱”,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司马迁认为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尚不充分而慎语阙言;二是主、客观方面的多重因素导致有所隐没;三是流传过程中的人为删削使然.  相似文献   
58.
污名化理论之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理论,它虽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却积累了许多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成果,而且具有相当强的社会解释价值.对人类日常生活被污名化经验的社会学分析,既有助于污名化社会后果的消解,也有助于和谐社会关系的缔结.  相似文献   
59.
中国资本主义形式的保险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通商贸易和经济侵略而来的。外商保险业垄断了中国的保险市场,因而,外商保险业获得了大量的保险利润。外商在华保险业获得如此之高的利润,自然会对当时社会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保险界,银行当然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60.
儿童临终关怀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政策、机制、社会认同和伦理等方面的困境。随着现代整体医疗模式的推广,临终关怀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团队的建设。社会工作作为链接多方的纽带,其专业的价值观和方法在临终照顾和丧亲支持环节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儿童临终关怀三个阶段内容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大陆地区儿童临终关怀当前的发展困境,借鉴国外经验,形成与中国具体国情相切合的儿童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从而提升我国儿童临终关怀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