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85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以2000-2011年间CSSCI收录法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用信息为数据来源,从关键词、被引文献和被引作者、作者合作等角度绘制我国法学学科知识图谱。文章通过可视化图谱直观呈现2000-2011年间我国法学学术热点、核心文献、作者合著、作者共被引等科研情况,有助于认识我国法学学科知识的结构特征,发现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中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及其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22.
  与国外公司注重现金分红不同,基于数字游戏的高送转乱象长期充斥着中国资本市场。由于高送转往往伴随着股价大幅上涨,而股价的暴涨、暴跌严重影响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别是暴跌带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更是给投资者财富带来巨大冲击和破坏。因此,从股价崩盘风险角度探究高送转乱象可能对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迎合理论,研究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分析师关注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公司基本面、外部市场态势和投资者注意力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以2006年至2015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软件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Heckman两阶段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高送转不仅没有降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反而显著增加了股价在未来发生暴跌的可能。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框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理是管理层迎合投资者非理性偏好行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分析师关注能够显著缓解这一关系。当公司的估值风险高、送转能力差以及市场处于牛市、投资者注意力较高时,高送转对未来股价崩盘的诱发效应更为明显,说明较差的公司基本面和较热的市场环境对高送转的未来崩盘效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比研究发现,普通送转并没有诱发公司未来股价崩盘的可能,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高送转带来的未来股价崩盘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高送转行情虽然可以短暂刺激股价上涨,但它绝不是拉升股价的良药,上市公司采用高送转提升股价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饮鸩止渴”。研究结果对于全面认识高送转在资本市场的作用以及为监管机构加强对高送转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3.
“听到的会忘记、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明白”。这句语真实反映了实务性极强的社会工作。历时7年,140名同学和14名老师参与其中,为期近1个月的专业实习,这出自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与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合作开展的一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赴港实习计划——北斗之旅。  相似文献   
24.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确保日常会话中消息传达的顺利进行、增进相互理解,就需要巧妙安排消息的告知序列,以促成言语交际活动的开展。交际者告知消息的方式、态度以及对消息的反应极大地影响着日常会话的开展,因此,以真实的会话为语料,应用会话分析的方法进行逐字逐句的微观探讨,对深刻认识消息告知的序列结构及交际者的策略有积极的作用。交际者对消息告知、回应、详述和评价话轮的设计,动态地协商解决言谈互动过程中每个细节问题,不仅体现了消息告知序列是随着会话的推进而逐步展开的,是交际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客观地反映了人们是怎样通过日常会话实施一系列社会行为的,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5.
概念隐喻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隐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容器隐喻则属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性隐喻。本文主要将英语中的容器隐喻进行分类,意在分析各种容器隐喻意义形成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26.
校企合作是成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很多技工院校都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本文从校企合作的意义、创新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以期突破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7.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对大学生信教现状多加关注,同时分析大学生信教的原因,揭示大学生信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关联,并对此进行控制与引导.  相似文献   
28.
采用2014年农民工发展调查数据,运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政策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求职交易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政策认知和社会资本并非完全降低交易费用。不了解户籍制度的影响降低了求职交易费用,但了解《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高了签订合同所用时间和次数。心情不好向公职人员倾诉或休闲时与公职人员在一起降低签合同所用时间和次数,但向公职人员求助会提高找工作时间和花费资金。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温州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描述其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医养结合政策提供依据.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温州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114名老年人实施调查,共发放11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98%.106例老年人中,61.3%的老年人具有较大的医疗保健需求;在精神慰藉需求方面,有53.8%的老年人表现有较大需求;在生活照料方面,有31.1%的老年人有较大需求.文化程度、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是医疗保健需求的影响因素;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是精神慰藉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来源与原工作单位是生活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精神慰藉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较高.应开展定期医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丰富夕阳生活,疏导心理压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青海为例,讨论了伊斯兰教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吸收、同化、包含了许多民俗方面的传统内容,与传播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双向渗透和影响,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得到融合、发展,并完成了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