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对于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经过实地调研,掌握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老慢支”,医学上叫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吼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防御机能降低以及抗病能力减弱,不但容易发病且常迁延不愈。后期可因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而危及生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左右,所以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很重要。 入冬以后,“老慢支”病人的起  相似文献   
24.
百越民族是我国东南地区古代民族的泛称,汉武帝统一南越和闽越后,百越族群便基本消亡。作为历史上的古老民族,其文化的传承、与中国东南地区、东南亚民族的关系向来是学界探讨追溯的课题。为了总结以往百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新世纪百越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14~17日在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  相似文献   
25.
一、“齐梁体”界说五言诗发展到南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山水勃兴,声色并作,诗歌体制已大异于曩昔。南朝人很喜欢用“体”来描绘这些“变体”诗,比如,称谢灵运等以模山范水为主体的诗歌为“谢灵运体”,称沈约等以讲究声病为主体的诗歌为“永明体”,称萧纲等以绮艳轻靡为主体的诗歌为“宫体”等等。这些所谓“体”,以某一具体特征为对象,特指其一定的基本内涵,造语形象简洁,定性也是准确的。对后人认识这些“体”,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6.
从考古看闽越人的农耕经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时期闽越人的农耕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其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刀耕火种型的农耕经济始占主导地位,西汉早期仅在靠近内地的闽北和政治中心的福州才发展为锄耕和犁耕农业。闽地在先秦两汉时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导致了闽越人的农业经济长时期落后于周边地区,直至六朝时期随着北方汉人的迁入,闽越人的农耕经济形态才逐渐缩小与内地的差距。  相似文献   
27.
镇江市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逐步将现代农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引入到本地农村经济发展之中,注重“三个结合”,即高效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特种养殖和普通养殖相结合;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取得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8.
班固(32—92)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所撰《汉书》100卷,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固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他除了在《汉书》的纪传文章中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以外,还创作了一批很有成就和影响的辞赋,如《面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其成就可与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等相颉颃,被后世并称为汉赋四大家,具有较高的地位。班固与两汉时期大多数文学家一样,都较少涉猎诗歌创作,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寥若晨星。但就在他的为数不多的诗歌创作当中,竟有一首完整的五言诗,这…  相似文献   
29.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极大挑战,教育投资效率低、融资手段单一。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及其存在问题,总结并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一、前言寄生于植物并导致严重病害的根瘿线虫(Meoloidogyne)是变温动物。了解这类动物二期幼虫侵入寄主植物之后的发育起点温度及达到性成熟而产卵所需的有效积温,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不多,提出过报告的作者有Tyler(1933)乌斯基诺夫,Milne和Plessis(1964),Starr和mai(1976),Bird和Milln(1979)。南昌市郊侵害多种蔬菜作物的根瘿线虫是M.incognita,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作者中只有Bird和Milln在澳大利亚对这个种进行过观察。该作者的观察结果是否适合于南昌市郊这个居群?我们在防治实践中应该认定的数据是什么?问题必须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