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47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人文学术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科学,单靠知识的积累难成大家气象,满足于摹仿挪用他人的成果则只能造成自我创造力的弱化,而只有充满思想活力的理论创新才能切切实实地推动与引领人文学术的进步.以此观之,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的总体状况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建国之后的最初一二十年中,由于政治对于学术的过多外在干扰,由于对唯一尊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解仅限于意识形态论或文艺反映论的狭窄范围,再加之唯"经典"是从的普遍思维心态的内在制约,当时所谓的文论研究不过是围绕几个现成观念所划定的圆圈跳机械的舞步而已,圈外的风景无从领略,圈内的舞步也在陈陈相因中走得越来越踞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简约生活"成为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是生态美学走向生活的标志.从时代观、自然观、发展观、生态伦理观、生活观、文化观与美学观等7个方面阐释了"简约生活"提出的历史、现实与理论根据,特别阐释了其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紧密联系."简约生活"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时代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生活观、文化观与审美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至80年代,文学研究进入"理论的时代",此时的文学理论为克服印象式批评的弊端,主动向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借鉴概念范畴、论证逻辑、思维方法和视域框架。文学理论的这种科学化努力一方面使其"理论"品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却使其"文学"色彩迅速淡化,文学理论汇入文化理论洪流的同时也显现出"非文学化"的倾向。然而,文学理论毕竟难以成为严密的科学,它在自然科学眼中具有"寓言"特质,这恰从另一面显示了文学理论的叙事特性。而承认和正视这一点,将会使文学理论的诸多不可替代的品质得以显现:它的"体验式观察"和"见证式记录"特征,它的建立在"狩猎模式"基础上的、面向未知世界的思维探险,它的因理论的"狡诈"而呈现出来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假定性,皆因自身叙事性的强化而彰显。  相似文献   
5.
6.
"世界文学"在西方的实践表明,它实际上排除了现代时期以前的写作文本以及英语之外的写作文本。思考世界文学时,秉持一种"道德的以及理论理想化的包容性世界文学"观念是必要的。这样的世界文学观念将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把非西方世界的文学包括在内。如何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把非西方文学包括在世界文学中,可以考虑如下三种富有成效的方法。其一,以印度、中国、日本为中心或其他非西方的观点去看待世界文学;其二,通过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来看待世界文学;其三,在东方学习西方、西方学习东方的过程中来看待审美循环的结合点。这种世界文学观念将不仅更加准确地反映世界的组成,并且还将以一种更加平等的方式看待世界。  相似文献   
7.
试论生态美学的生存论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论路向"表达了当代美学的理论自觉.在对"认识论传统"的"反叛"中,生态美学成为美学自身突破传统认识论束缚,实现由"认识论传统"到"生存论路向"变迁的美学尝试.生态美学摧毁了"实体存在论",开显了"生存论存在论".只有在生存论存在论的视野中,生态美学的现实尺度、超越品格以及人文关怀等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沟通,克服长期以来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在生存论存在论的追思中考察、构建生态美学,显露生态美学存在的源始状态,以纠正在传统认识论思维定势中的一些偏见与误解,方是当前生态美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崇高概念本身带有男权偏见,而且倡导崇高论的两位主要理论家博克与康德都患有厌女症。从朗吉努斯到康德这一阶段关于崇高的理论历史表明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男性的支配感和征服自然的胜利感,二是将女性贬入美的领域并排斥在崇高之外。很多批评家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匡正崇高,其评论产生了许多新术语:女性崇高、物质崇高、家庭崇高以及母性崇高。所有这些批评家都共同地趋向自然,而不是疏离自然,而且她们都拒绝卷入有支配性的智力行为。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反思崇高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当代环境写作,有助于我们拒斥摒弃康德的唯心主义,从而使之成为生态批评理论的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的文学理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风雨兼程中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如何认真总结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冷静、客观地评价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学科的基本状况,这已成为时代赋予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实事求是的总结和反思,我们才有可能在面对成绩的同时发现妨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从而促进我们在进一步的探讨中沿着正确的途径前进。为此,我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董汉河先生的委托,组织了这次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的笔谈,希望能对深入展开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以"世俗化、去宗教化"为总体特征的、正在生成中的西方现代性文化语境划定了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建构的限度及可能性空间。在现代性进程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学范式"、"知识型"的文化语境当中,先验领域的销蚀问题、人类主体性地位的确立问题、文学艺术自律问题、现世人生的拯救问题、科学与科学性问题等构成了西方现代性诗学建构的主要话题。深入探讨这些现代性诗学问题,有利于发掘西方现代性诗学生成的动力之源,进而可以为进一步建构现代性诗学提供参照、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