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李娟 《决策与信息》2013,(12):108-108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研究传统文化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本文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几个问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2.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都一致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并不立即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基础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到了1952年下半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基本结束,毛泽东逐步放弃了原来的设想,开始酝酿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毛泽东本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认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创新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党的十七大把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74.
张居正是继商鞅、王安石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在明代中后期隆庆内阁斗争不已的迭次“阁潮”中的审慎表现使其在内阁中地位稳步上升,壬申政变“倒高”后他终于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而导致张居正当国“江陵柄政”时代的到来.徐阶、高拱和张居正都是隆庆内阁中著名的干才、能臣和良相,尽管张居正是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在他从政隆庆内阁时先后与徐阶、高拱携手合作,在当时“丞相政治”下始终有效地推动整个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其安邦治国的煌煌文治武功的业绩则是值得肯定和应该大书特书的.  相似文献   
75.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当前,面临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公共政策进行道德评价是不断完善和健全公共政策过程的客观需要。制度伦理作为公共政策道德评价的理论基点,是公共政策道德评价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体现。坚持公共政策道德评价的公平正义、权威性、公共参与等基本原则,不断探究公共政策道德评价的路径选择,是切实增强公共政策的社会道德效应的有效着力点。  相似文献   
76.
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研究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固本培元之举。对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内涵进行分析界定是革命文化研究的起点和基础。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革命文化蕴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作为灵魂;第二,革命文化凝聚着内容丰富的革命精神,以革命精神作为其理论品格和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第三,革命文化蕴含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表现出明显的递进性、层次性和逻辑性;第四,革命文化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既是区别于一切旧文化的根本标志,也是革命文化的宗旨性质和底气所在。科学把握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内涵是新时代传承发展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学理根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论农民工阶层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理论界》2009,(6):73-75
农民工阶层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农民工从农业文明跨越到工业文明必然经历的社会意识变迁过程,它不仅意味着从传统法律意识到现代法律意识的转变而且首先意味着从农民阶层的法律意识水平向市民阶层的法律意识水平的转变.具体而言,即由轻视和畏惧法律转变为重视和信仰法律、由无证据意识转变为有证据意识、由权利意识淡薄到权利意识浓厚、由无法律程序意识到有法律程序意识等,而农民工法律意识现代化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7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成有其清晰的逻辑理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有全过程性、人民性、全面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努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民主理论、扩大了民主范围、确保了民主真实、拓宽了民主路径,赋予民主新的时代意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探索开创的、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  相似文献   
79.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纷呈凸显,国家认同面临诸多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必须从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个层面增强国家认同.增强国家认同必须切实发挥政治认同的主导作用,并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支点来固基政治认同,拓展政治认同的空间,强化政治归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国家强盛的战略引领作用空前凸显.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维,具有丰厚的哲学底蕴.战略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思维方式,是架座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思维方式.关于战略思维的"淡化论""夸大论"等都是错误的.只有整体性地、实事求是地理解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战略思维的本质,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引向深入,使其取得应有的实效,以服务于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