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象征主义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普遍遵循采用的一种基本创作美学;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在主调上可以有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抑或现代主义的区别,但象征主义都是它们共有的审美构成。象征主义在中国,总体上说是横向移植的产物。象征主义的被引进是现代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发展主潮自觉趋合的表现,是中国文学自五四始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新时期文学也是同样,几乎说不上有哪一位作家没有受到象征主义的侵染  相似文献   
52.
任何一个复杂短语(即复杂词组)和句子都是由词和短语组合而成的。它们在组合时,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一次性组合,也不是一个挨着一个地顺次组合,而是一个层次套上一个层次地逐层组合起来的。词和词一经组合,就发生一定的结构关系,就形成了一个结构整体。而做为参与构成这个结构整体的两个词(或两个短语、或一个词同一个短语),就是这个结构整体的两个“结构成分”,也称做“成分”。  相似文献   
53.
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一件小事》是带有崇尚自然意识的作品。其价值一方面是在于它对封建文化的否定,另一方面则在于它作为一种终极价值,在历史之外为鲁迅提供了一个绝对的价值标准,成为鲁迅战斗精神的深刻的基点。  相似文献   
54.
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慧远是东晋名僧,从北土辗转到庐山弘扬净土法门.谢灵运是慧远的晚辈,年龄相差51岁,他们是忘年交.《佛祖统记》卷三六记载,慧远在庐山与刘遗民、雷次宗等18高贤及僧俗共123人结社念佛,“谢灵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牡丹亭》和《长生殿》两部传奇中的爱情描写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第一部分论述了两剧中描写的爱情显示的不同的倾向和思想意义;第二部分对两剧中相类似的情节进行了比较,议沦了两剧情节处理的短长;第三部分结合题材来源和历史背景,对汤显祖和洪升的不同的创作动机、艺术趣味作了介绍,从而挖掘了造成两剧爱情描写倾向不同,“貌似而神离,形近而实远”的社会历史及艺术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56.
汪曾祺作品的语言具有独到之处:一是语言质朴、恬淡、平和、舒远;二是感觉化的鲜活语言。汪曾祺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树立了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相似文献   
57.
略论现代中国的“反现代性”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进程,始于上世纪中来,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反现代化思潮,都是迫于民族危机的压力,西方文明的挑战的条件下产生和蔓延的。它们构成了20世纪中国的重要思想、精神、价值背景和资源,并作为一种原创性的“卡里斯码意识”和支援意识,程度不同地进入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思潮和“文本”,影响和预测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反现代主题和叙事。  相似文献   
58.
班固是一位在历史上很有成就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扬马抑班的倾向,使班固的研究一直很受冷落,而且存在着一些很不公正的评价。本文仅从汉儒哲学思想体系与班固审美观的关系出发,探讨班固审美观的主要特征及其内在矛  相似文献   
59.
自从长篇小说在16世纪的欧洲出现以来,时至今日已成为西方文坛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它以其浩瀚的篇幅、错综复杂事件的描写、众多人物的刻画和较为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为世人所瞩目。其间经过初创时期的过渡、19世纪中后期的繁荣和20世纪以来的变异,长篇小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以不同的面貌和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这一文学样式在结构上的演化及变迁过程,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笔者认为,西方的长篇小说在其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追踪探讨这三种基本结构模式的构成原因及影响,将会对我国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0.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改朝换代对作家心灵产生的震撼最为强烈,一次是秦朝的灭亡,一次是明清易代。如果说明清易代给文人造成的是天崩地坼之感,那么,秦朝的迅速灭亡,在汉代文人看来无异于天翻地覆。纵观西汉二百年间的文坛,几乎每个时期都能听到这一变故撞击文人心灵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回响,其中有政论家的纵横评议,也有历史学家的客观描述。《史记》通过人物传记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在展示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的同时,通古今之变,为汉代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对今天仍然富有启示作用。一秦朝迅速覆灭所产生的历史反响不但有贾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