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33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明前期北方灾荒与农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府不作为、农民贫困及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与明前期北方农业开发恶性互动,明代北方地区旋即陷入"开发→贫困→灾荒→开发"之区域贫困化怪圈.时人反思,农业开发应以富民为要,且以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管理及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为良方;而强化社会保障功能,改善开发区人民生产生活观念与方式,实施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明代北方农业开发的历史昭示.  相似文献   
72.
郑毅教授新著《破解困局的智慧——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2011年3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近年来关于吉田茂研究的第二部专著。抓住一个专题长期跟踪、锲而不舍,踏实地深化研究的精度,在今日学界并不多见。作者这样坚持的理由在于:人们一般都以"吉田书简"决定了战后日本对华外交实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此政策至今仍有余焰炙人,由此而对吉田本人一般采取批  相似文献   
73.
1961-1971年美国在越南的除草剂行动不仅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反而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强烈不满和谴责,在国内反战运动和联合国日益关注环境问题的压力之下,尼克松政府被迫决定1971年彻底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74.
高丽文人李榖所著<稼亭集>及其他史料记载,对元至正五年发生在大都的灾荒情况进行了探讨.元廷对此次灾荒的救济不尽理想,其中粮食供应不足、赈济制度弊端以及官府弊政是救荒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私塾教育,在明代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科举体制的相对开放,与政府社会教化政策的大力推行,私塾的分布与发展,也呈现出更为纵深化的发展趋势,并日渐成为明代私学中的一个主体部分。私塾的这种纵深化发展,不仅促动了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兴盛,也促动了塾师职业群体人数与社会规模的极大增长。不过,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私塾及其对塾师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呈现出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相对失衡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76.
二战后期,美国虽然有意"国际托管"印度支那,但因英法的强烈反对,被迫默许法国重返印度支那。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后,美国确立了"不插手"的政策。然而,1953年的奠边府危机却使美国进退维谷,被迫放弃"不插手"政策,转向"积极介入"印支事务。  相似文献   
77.
邱丹丹 《求是学刊》2012,(1):155-16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历史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李鸿章》传是其新史学思想形成初期阶段的一部传记作品,通篇体现着梁启超对自己所提出的"新史学"理论的认真思考和实践。故文章以《李鸿章》传为代表,对梁启超逃亡日本前期初步形成的新史学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如下判断:维新救国的政治理想和实践是梁启超资产阶级新史学产生的根源,《李鸿章》传作为一部其新旧史学思想过渡转型时期的著述,从对旧史学的批判、新政治理想的萌发、传论结合新文风的开创、史学比较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体现着梁启超对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初步尝试,因此这部传记作品与其他时期的传记著述相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8.
交换礼物是印第安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美殖民地时代,随着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交流的深入,双方创造出一些彼此都能够接受的礼仪,赋予其“共同意义”。印第安文化中的礼物赠予习俗逐渐为殖民地白人接受,成为双方交往的重要礼节。这种礼物互赠活动不仅有助于双方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而且对双方关系后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围绕立宪权力的归属问题,美国各邦在大陆会议框架内展开了充分的辩论。在大陆会议的指导下,各邦相继完成了宪法的制定,其立宪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各邦宪法确立了新的共和政体,行政权受到遏制,司法机构未成为独立的政府分支,形成了议会专权的权力格局。在议会内部,众议院独揽大权,参议院未能成为制衡众议院的力量。  相似文献   
80.
国内学术界在评判中古西方史学运行机制,以及在对中西古代史学运行机制进行比较时,往往认为中世纪的西方史学与世俗统治权力之间并无密切的联系。实际上,这一观点并不符合加洛林史学的实际状况。在加洛林时代,由于加洛林王/皇室对于修史活动的支持和影响以及加洛林君主对于教会的牢牢控制,使得加洛林时代的许多历史作品都沾染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政治偏见。加洛林王朝鼎盛时期的许多历史作品都存在着一种敌视前朝、拥护当今的政治倾向,而加洛林帝国内战时期的一些史学作品则由于作者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而政治立场迥然相异,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