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5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155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029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3417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2 0至 30年代现代女作家小说创作和茅盾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特征的比较分析 ,提出文学史上的男性主体作家 (从数量上来说 )中 ,取现实主义的客观、严峻态度进行创作的部分作品 ,有可能成为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鉴本  相似文献   
82.
鲁迅精神之火,照亮了科尔沁满族作家江浩的人生之路、创作之路。在身上带有“尼采气”、坚持民间立场和边民立场、“原生态”与“现代性”结合等诸方面,江浩都受到了鲁迅的强烈影响。与其说是他被动地接受了鲁迅的影响,毋宁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83.
中华民族历史上已经历了六个辉煌时代并进入第七个辉煌时代。这些辉煌时代凝练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应当成为民族学科自主创新研究的强大动力和超越性发展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的洪水神话对人类学族群认同研究的作用为例,说明民间文学作品对人类学研究的作用.指出,由于民间文学收集整理方面的原因,致使它作为人类学研究资料具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5.
东晋高僧道安信仰弥勒净土,而其弟子庐山慧远却信仰了西方净土。论文从慧远的佛教活动的性质、政治态度、经历和性格志趣,以及他对禅法的自觉探求和思想上深信无常说、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等方面,分析了慧远信仰西方净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国度性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属性之一.中国政治经济学具有特殊的国度性.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并确定主义和主题,以确立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要以方法的创新为内在条件,而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创新又要立足于哲学方法的创新.现代哲学创新就是以现代劳动者为主体,对现代人类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在抽象层次上进行概括,形成新的哲学观念和方法论,以导引劳动者的觉悟和解放运动.通过方法创新,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自己的科学方法,这就是辩证法具体化的内生外化的系统抽象法,进而以此确立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规定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成总的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87.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8.
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古老的鄂温克族的生存现状与文化变迁的故事。这部小说不仅延续了迟子建温情叙事、民间立场、泛神思想等写作特点,在叙事时间模式的运用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概言之,迟子建以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为基础,通过对时序、时距、频率等叙事节奏的调整,将鄂温克族漫长的百年历史与短暂的部落搬迁时间呈现在同一层面。同时,作者对长、短两条时间线进行比较,从而增强了叙事张力,营造出阅读的陌生化体验。  相似文献   
89.
近代绥远地区的政区较之清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在描述近代绥远地区政区沿革的基础上总结了绥远地区政区沿革的原因及特点并试图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对绥远地区的改革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0.
青海位于准噶尔与西藏往来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雍正帝征讨准噶尔期间,在青海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调兵驻守青海要地噶斯并特派大臣驻西宁管理军务,在西宁多备兵力,采买和转运军需,青海蒙古亦参与其中担任向导、驻防台站。清朝在青海的军事计划为清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力援助和军需补给,防守青海要地阻止了准噶尔觊觎西藏、青海,保证了清军侧翼的安全,有利于清朝西北边疆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