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工人和资本家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体系中,个体受到庞大体系的摆弄,似乎无力改变现状。而另一方面,这种发展还有一种"外推"的趋势,如果单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看,也是难以发现这种趋势的。为此,一种总体性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清、把握这样的趋势,并在此中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52.
1989年东欧剧变以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进程引人注目.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转型国家削弱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忽视相应的支持性制度建构.与此同时,不具备条件的草率民主化造成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党派冲突、政局动荡,并导致了政府经济改革政策的不连贯性.作为结果,许多转型国家既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又没有实现民主的巩固与发展,陷入了结构性危机.转型国家要实现增长与民主目标,首先需要开展国家建构,提高国家能力.走出民主化与市场化相颉颃的怪圈并不是废止民主化,而是深入推进以广泛的公众参与为目标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53.
春秋董氏学》在康有为公羊学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加之两岸过去相当程度上对于该书意义的忽视,因此,我们需要对《春秋董氏学》的结构、内容、主题、与维新变法的关系以及其所蕴涵的“广东特色”进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54.
拯救实践:元实践学探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有两种实践哲学,即同质论实践哲学和异质论实践哲学,前者主张理论与实践本质同一,这种同一可以通过某套单一的理论体系表达出来,后者否认这种同一,强调实践独立于普遍原理的特殊性,目前,这两种实践哲学都已显露出严重局限。元实践学或实践形上学则试图超越这种局限。它将通过探究异质性原理来重新构造理论与实践之间双向交织的联系———没有任何单一的理论足以垄断对实践的指导,任一实践个案所实际关涉的理论都注定是多元而异质的,同时,也没有任何实践因素可以摆脱理论原理的约束,任一理论原理对不同实践个案中的同类因素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元实践学的价值在于它发现了将理论与实践既清楚界划开来又内在关联起来的关键机理,从而在学理上拯救了实践。  相似文献   
55.
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体观变革后留出的问题和值得继续探讨的空间: 主体的社会性构成的不断强化, 势必导致社会性以各种形式侵入个人主体, 导致无个性大众人的大批出现; 价值维度上仍未走出主客二分或“我 (们) —它”分析模式; 忽视承担传统主体职能的群体的内部异质性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严重到威胁群体主体能否理性地凝聚为主体的程度; 忽视群体主体中更多社会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56.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正是通过他的承认理论为批判理论注入了更具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维度.在霍耐特看来,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所阐发的承认思想,为自己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最好的思想资源,而米德社会心理学又恰好为重构和转化黑格尔承认思想提供了嫁接的经验手段.基于此,他详细阐述了三种承认形式:爱、法权和团结,以及相应的三种对承认的否定形式(蔑视):强暴、剥夺权利和侮辱,从而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承认关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57.
使自然服务于人的目的的行为就是劳动。劳动作为经济伦理范畴是历史的,它的内容和形式由不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决定。自然经济形态的劳动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但是建立在生产力低下基础之上,妨碍劳动的发展。市场经济形态的劳动产生劳动物化和劳动异化现象,对人类发展产生双重影响。一旦人类劳动与人的本性发展相一致,劳动将不再是人的沉重负担而是人的生命之源,从而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工具。  相似文献   
58.
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络文化有两方面的含义 :网络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的网络形态。网络文化存在着技术与人文、一元与多元、开放与封闭、自由与规范、民主与集中、虚拟与实在、理性与价值、神性与物性、传统与创新、个人与社会等要素之间的张力 ,构成了一系列本质性的悖论和困境。要解决这些悖论和困境 ,需要采取经济、技术、社会、法律、伦理、文化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59.
马克思在其思想成熟期拒斥、批判正义,是一件值得反思和追问的事实.这一事实的背后隐含着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形成的认识社会的真正基础和动力是社会生产而不是正义;物质 生产和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正义的范式及其实质;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了正义内容的演变;正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决定分配,而不是正义决定分配.简言之,正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  相似文献   
60.
卢秉利 《唐都学刊》2004,20(1):114-115
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不发达国家,都是人类现代化之途的历史性必然,是人类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