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重新认识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怡 《文史哲》2006,(2):140-144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马赫的要素及要素一元论思想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的自然科学背景使他的哲学主张有了深厚的经验基础和较强的说服力,因而他的思想被看作超越了传统哲学的范畴;另一方面,他的思想是维也纳学派的直接思想来源,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马赫的要素和要素一元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王符哲学思想的研究,受到了史料分歧的影响.因为汪继培曾对<潜夫论>进行过一次整理,造成了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潜夫论>行世.史料分歧集中在两个版本中<本训>篇的差异上.全面比较汪本与旧本,汪本是优于旧本的善本.反对汪继培对<本训>篇整理的意见经不住推敲.应该全面肯定汪继培对<潜夫论>整理工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84.
王海侠  陈肖菡 《城市观察》2024,(2):112-131+163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未成年人暴露在各类社会问题与风险之中,如何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以践行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促进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的关键议题。文章基于佛山市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中的丰富经验,总结其从强调社工机构服务专业性,转向以专业性为基础,有效调动商业、产业的参与,推动城市公共政策的创新发展,形成社会合作的新模式。进而思考社会工作机构在专业性以外,如何在本土性和合作性方面成为突破社会分化的催化剂,并在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中促进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中小学“非遗进校园”教育实践目标体系主要分为非遗保护和学生教育两个维度。每个维度下,以“认知—实践—认同”的逻辑,设计具体的目标模块。实践表明,该目标工具在实验过程中是可执行的,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今后仍需不断改进,让其更好地服务“非遗进校园”,服务中小学非遗教育工作,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和学生能力与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86.
钟敬文先生毕生从事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研究,是充满人民情怀的学者。人民文化观是指以人民为主体的文化认知。钟敬文人民文化观的形成具有历史的渐进过程,他对于人民文化的认知,经历了同情、学术体认、颂扬与融入等若干阶段。他受惠于“五四”启蒙运动,感受了大革命的精神,较早接触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理论,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的人民文化观进入成熟阶段。他理解的人民包含全体的社会成员,当然他主要关心的是普通民众,其文化观的基质是人民性。钟敬文人民文化观有三大思想来源:传统的民本思想、现代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三者在钟敬文文化观形成中的影响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最终构成了钟敬文人民文化观的思想图景。  相似文献   
87.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凋敝、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了“文景之治”时期已现土地兼并问题,至汉武帝时已经非常严重,大土地所有制不断扩张。限田令虽被提出但未真正实行,农民被迫沦为佃农或附庸甚至流亡,民生状况恶化。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庄园制”经济不断滋长。尽管“赋民公田”等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生压力,但地权转移仍然较为频繁且不断集中于官僚地主手中,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土地兼并引发的民生状况的恶化,也终致汉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