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齐卫平 《江淮论坛》2001,4(2):39-47
五四时期是以思想解放的显著特征耀眼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形成应当归功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 1915年 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率先举起了文化变革的大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它表明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动与文化密切相关。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帅将 ,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无疑起着引领航向的作用。研究陈独秀的中国先进文化观 ,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变革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专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国王不能为非”与“朕即国家”确乎是一条定律。官吏的权力与行为无非是国王权力与行为的延伸,在政治关系上,国王既然没有责任,官吏也就无责,不会受到控告。行政主体行政责任的出现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法治国……  相似文献   
13.
在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权结构中,乡、镇办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其所有制性质 具有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特征。这种产权结构的形成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分不开的。目前. 不少乡办企业染上了类似传统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端,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苏北地区为例,探 讨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事实表明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密切相联系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 ,他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并努力用先进文化引导中国社会的前进。他有志于改造中国 ,在文化领域中 ,大力介绍西方思想 ,抵排专制 ,号召青年解放思想 ,对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真研究、比较东西方文化 ,开展反孔教和批判孔子思想的斗争 ;主张吸取西方近代文化 ,构建先进文化用以指导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他将鲜明的创新意识融入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中 ,在文化的科学取向、经济变革与文化变革、世界一体的文化整合、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可以说 ,鲜明的创新意识使李大钊在“五四”时期的社会变动中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起、发展和受挫是贯穿20世纪的最伟大的世界性社会实验工程。在世纪之交总结其经验教训,是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本文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计划经济的利弊得失、社会主义民主的实施与破坏、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成熟与缺憾、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80年历程作了全面总结。作者最后指出:社会主义改革也是一场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实验,中国改革的意义在于其历史启示和世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传播的原因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政府主义形成政治思潮肇始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从20世纪初一些中国人最先接触无政府主义思想开始,到五四运动形成传播热潮,无政府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其他任何社会思潮所不能攀比.从近代中国演进的轨迹审视,无政府主义传播之迅速、影响之广泛、渗透之有力,与其说是中国人的盲然情感躁动,毋宁说是社会和时代的必然需求之满足.因此,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更迭嬗变的过程中,无政府主义为何得以迅速和广泛传播的原因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毛泽东在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前承孙中山未竟之业,后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毛泽东对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方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革命实践中成熟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对我们的启示是:1.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 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推进中国社会巨变的有力保障;3. 发挥创新思维,敢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