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37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朱英诞在其诗歌创作中,以隐匿和游离的姿态对诗与人生采取了一种距离审美的观照,代替诗情的随意铺张,衍生出戏剧化的收放有度。《模糊》一诗中,诗人着眼于戏剧性场景的铺排、戏剧性声部的多重配置,依托梦境这个戏剧化空间,展开了笔墨纸砚与书斋主人、孩童的对话与交流,在一种非个人化的模糊迷离状态里寄托了诗人闲居的真趣。  相似文献   
22.
在《残果》一诗中,朱英诞表达了含蓄深沉的情感,同时又能做到节制有度,这种抒情方式使得整首诗张力十足。诗人通过回环往复的结构、人称代词的转换以及标点符号的错落使用赋予了整首诗丰富的动感及韵律之美,使得多样化的诗歌节奏恰如其分地贯穿其中,传递出了乐天知命与辩证统一的人生哲思。  相似文献   
23.
理查德·霍加特是20世纪英国的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也是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主要创始人。他所建构的文化研究理论继承并变革了英国文化主义传统,采取了来自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率先开启了对英国工人阶级文化的研究,对伯明翰学派的后续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是其理论并未真正摆脱阿诺德、利维斯等人的精英主义倾向,他的文化研究理论中的若干不足,由其后的汤普森和威廉斯加以完善。对霍加特思想中的英国文化主义传统进行分析时,应充分注意阿诺德和利维斯的影响,这有助于理解霍加特对无产阶级文化的支持立场及其方法和观念上的矛盾,从而较全面地评价霍加特对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创意义和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对浙江德清县防风传说的追溯,借由神话仪式学派的理论,可以窥见防风传说的原型源于稻作农耕中的祭祀仪式。由于大洪水的降临,祭祀中的巫术失效,而逐渐蜕变为神话传说。在民间的防风传说讲述中,尽管其内在结构与象征性都暗合了大禹传说,承继了传统政治文化空间中的卡利斯玛精神,但是作为隐藏在地方的民间传说,则以喊冤的形式,表达了民间对中心权威的反抗。这一过程,折射的是防风传说的民间性转化。  相似文献   
26.
李晓敏 《船山学刊》2012,(4):142-147
陆机初次入洛时间,历来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现代研究者多支持陆机在太康元年被俘入洛说。重新排比史料并结合陆机、陆云赠答诗的自述,可以考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27.
西王母是上古文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位女神形象,其形象的演进有着很强的典范意义。迄于东汉的文学中的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规律:由原始到文明、由简单到复杂、由随意到初步定型、由可怕到可敬、由高不可攀的狰狞神怪到可亲可昵的慈悲美妇、由功能单一的凶神到无所不能拯济苍生的救世主。该形象从普通神灵逐渐升格为主宰女神,其中的关键,是贯穿两汉的从上至下的对于长生久视与延年益寿的精神渴求与现实需要以及相关的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28.
网络行动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网络行动一词的出现,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希冀通过新媒介,将争取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民主期望付诸积极、理性实践的渴求。网络行动研究的核心不仅是探讨新媒介与公民行动的关系问题,更是要深层考量已有的制度性力量的逻辑与资源对传播技术所进行的动态建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权系统及其决策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相似文献   
29.
30.
赣语都昌方言中,"是"字句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类型,分别为"x是y""是y""x是y个"。日常交际中,"是"字句能够表达出诸如判断、强调、反驳、厌恶等语气情态。除表判断的"是"字句之外,其他"是"字句通常表现出说话者"驳斥"的感情色彩。"是"字句体现出的语气情态,从说话者方面讲,是主观性程度加深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是"字的逐渐主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