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92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技术股份化是近几年来经济领域关注的新课题。它的实践正在推动经济理论的发展。本文试图运用解析方法求证技术股份化中遵循的经济学原理 ,同时还提出了功能价值理论的设想  相似文献   
92.
近期登陆台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大举登陆的台资及其相关问题作了研究探讨。着重分析了登陆台资的特点 ,近年来台资大举登陆的原因 ,以及这一形势的发展前景和可能影响。本文认为 ,未来几年将出现外资竞相投入大陆的新高潮 ,并提出了应对这一形势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由于生物技术具有两面性,我国对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应是一方面加大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法律监控。法律保障的举措是:推进生物技术产业的保障性立法,政府扶持生物技术的研发,提供优惠的融资政策,调整财税立法。法律控制的举措是: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的监控性立法,设置常设性的技术咨询机构,确立生物技术风险评价制度,加强对生物两用品及其相关设备的管控。  相似文献   
94.
朱莉亚-克莉斯蒂娃是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后现代理论可以从符号学理论、互文性、异质性和女权主义四个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5.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价值复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资产阶级在第一轮全球化进程中遭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批判 ;19世纪初至 2 0世纪中期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性批判。当前 ,由于社会主义的挫折 ,资本主义正极其张扬地将其制度和价值推销给全世界 ,从而造成全球化背后深刻的全球性分裂。面对这种困境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价值复兴的转机 ,这种价值性批判必然成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性批判的前奏  相似文献   
96.
通过分析大部制的概念,合理界定大部制改革的内涵与范畴,为大部制改革及今后进一步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又由于此次改革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及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探索新一轮改革卓有成效的路径模式,有必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大部制改革中的工具媒介和推动作用,为大部制改革实践的成功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而大部制改革亦反作用于电子政务,缝合“信息孤岛与鸿沟”,促进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7.
16世纪开始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模式,空想社会主义一开始就以其独特的价值性区别于人类社会已有的实践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使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从纯粹思维王国的想像,成为以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为客观对象的价值判断的革命性转变。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时应该更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坚持核心价值的同时,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来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8.
社会流动与流动渠道:农民城市打工现状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特别是社会流动渠道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城市流动现象,可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农民工流动绝大部分为水平流动,向上的垂直流动少之又少,其工作现状令人担忧;(2)农民工流动的渠道单一,大多仅依靠自身的社会资本,其它流动渠道堵塞,由此形成诸多社会问题;(3)农民工水平流动的渠道是社会资本,而导致其向上垂直流动的主要渠道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99.
美国学者苏黛瑞的《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农民工、国家与市场逻辑》一书,以公民权为切入点,揭示了在国家计划体制、市场与农村流动人口三方动态博弈过程中,农民工的流动路径、其城市居留形态的塑造及城市生存策略。作为一本美籍学者对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论著,对国内学界而言,其价值在于不仅提供了农民工研究的新视角,而且更新了流动人口的研究范式,对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有相当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认为,观察地理环境应该有两个视角,即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看待,另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内部因素看待。在这两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人类的存亡和社会的兴衰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等自然性的民族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数量和性质、生产方式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社会性的民族性。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绝对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相对性。文章还认为,以往在地理环境理论研究中的种种分歧主要是没有区分观察地理环境的两个视角所致。文章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