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53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在消费主义和文化工业的潮流中,以孙恒为代表的几位青年工人在北京自发组织了"新工人艺术团".该组织除为工人创作、 演出外,还创建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新工人剧场、 打工子弟学校等为工人服务的文化机构.这些文化实践有助于唤起新工人的情感共鸣、 身份认同,体现了对现实和资本一定程度的批判,为工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然而,作为异质声音的"新工人艺术团"在多重权力话语的夹缝中生存艰难,且要屈从商业挑战,时常面临被收编的危险,致使工人文化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4家词作74首,以备续编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13.
何跞 《社科纵横》2014,(8):131-134
元代文人心态整体上有重利的倾向,而且伴随着人欲的张扬。这主要是基于自身存在和功利的考虑,以及欲望的增强和表现直接。利欲的张扬使文学创作整体上有走向直白的趋势。文人们从被拔高的境界雅尚回归到基本的人情利欲,有求真尚实和不矫揉作伪的因素,其内在的实质还是人情的显扬。而在这种心态笼罩下,元代文人多走向纵欲或者佛道思想,以求得宣泄或者中和,这也影响到元代文学的整体创作。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的思想涉及哲学、神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诗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但对话理论是其思想一线贯之的脉络。巴赫金的元语言学理论、复调理论以及狂欢化诗学等都蕴含了对话性特质,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智宇晖 《齐鲁学刊》2012,(4):111-114
《焦氏易林》作为汉代四言诗的大观,描写了众多的社会历史人物,其中女性的描写独具特色。在情感和道德的不同领域,赋予了女性不同的色彩,渗透了作者的女性观,也反映了古代女性角色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电影生产充满活力,故事片产量和票房数据显著提升,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尚缺乏竞争力。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本呈现为三种形态,即生产者的文化能力、客体化的影片和体制化的评价体系。文化资本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并塑造电影产业的面貌,但文化资本的分布并不均衡。拥有强劲文化资本的电影生产者和电影作品有必要先行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建构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电影生产是建立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政府部门、电影生产者、观众三个维度进行探索,更好地发挥电影生产及其文化资本的力量,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5):110-114
21世纪后女性诗歌日趋成熟,精神向度逐渐多元。延续1990年代的日常化写作诗意与智性并存的走向愈加深化,底层生活及其生存现状大量涌向诗人的笔端,与存在、灵魂、信仰等相关命题的揭示打破了理性、深刻、哲思与女性天然悖离的神话,使得女性诗歌出现了更多的异质元素,拓宽了诗歌本体的表现范围。  相似文献   
18.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补录词作8家49首,以补《全清词·雍乾卷》之缺。  相似文献   
19.
20.
清初小说中的僧人色情故事,以改编晚明淫僧故事为重要编创方法,反映了清初文人划分身份界限的欲望。清初拟话本小说《五色石》卷三《朱履佛》的大部分情节都改编自晚明僧人色情故事。即使系据清初大臣赵廷臣断案传闻敷衍而成的皮匠故事情节,也与晚明淫僧故事《耳谈·徽富人某》十分相似。《朱履佛》对前代故事的改编明确以建构文人身份为目的,不仅增加了僧人迫害文人的情节,以僧人恶行衬托文人在道德上的优越,并通过叠加三则文人惩处奸僧的情节,确认了文人在与僧人关系中的优势地位。《朱履佛》的改编策略,既回应了《五色石》区分文人与僧人身份的立场,也是文人在危机中寻求自我证明的特定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