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53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这是《老舍全集》等众多出版物都未收录的老舍的一封信。该信内容丰富 ,涉及老舍当年创作、社会活动、身体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解读此信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老舍研究中的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52.
张爱玲在郑苹如那里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李安却冒充张爱玲的名义去看那些张爱玲不屑于理会的世界。谈李安的电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安总是能够编织一个迷人的故事。正因如此,李安的电影更难于让人跳出来对其进行解析评价。  相似文献   
53.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但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3家49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54.
杭州驻防是清代重要的军事建置。杭州驻防发展过程中,驻防旗人一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趋热衷文事;另一方面,旗人受八旗制度制约,始终保持“武”的属性。驻防旗营文化因此呈现文武兼具的特征。杭州旗营“文武并存”的特质尤为鲜明,是八旗统治进入中原并且与中原文化交融互动的缩影。从杭州驻防旗人的教育环境、身份嬗变、武事类诗歌书写三个方面分析旗营文化中的“文”“武”二元特质,以此见微知著,谛视旗人群体的文化特征,对清代文化的多元性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55.
新世纪的时代是一个新媒介的时代。 新媒介包含着手机、博客、DV等诸多工具;充斥着“个性化”、“多样化”、“对等”、“相互”、“便捷”等关键词;隐匿着一对一、一对N、N对一、N对N等多种形式。 新媒介的出现,让信息的筛选、复制和传递更加便捷与嚣张;让“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权利与权力,让完全个性的媒体成为现实,完全互动的表达成为可能。 新媒介撕裂了旧媒介独占叙事的局面,私人空间悄然成长。 新媒介,在消解各种力量,也在融合各种边界,它让人手足无措,也让人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56.
莫言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从想象民间开始,实现了再造历史的目的,在这种虚构的历史时间与空间语境下,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主观化历史文本理解方式。而想象民间源于他对苦难感受的切身体会,源于他对善恶、美丑相生相依的现实世界的欲望书写,从而达到了他对客观化历史做出主观化艺术处理的文本意图。  相似文献   
57.
"文学性"概念的复杂性造成了研究者对之进行定义的莫衷一是,其实每一种定义都是对"文学性"某种意义上的丰富与发展,都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对"文学性"的论争其实掩盖了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即把"文学性"作为研究非文学领域的工具还是把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生产"式的研究。文化研究无疑为这种混淆提供了引子。但同时,文化研究为"文学性"提供了一种理论参照与视角。文学作品"文学性"研究的知识生产恰恰为非文学领域"文学性"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58.
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承担了追寻人性之真、实现个性解放的现代性别意识母题,建立起一系列饱含性别质素的象征体系.此后近百年间,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在性别文化的诗学建构中对现代性伦理逐步作出一致的价值认同,并从各自的性别视角出发书写生命之维,在并存的对话与交锋中,走向了两性和谐的性别诗学.  相似文献   
59.
李斯的政治思想是在“得时无怠”的时空截面和厚今薄古的时间流程中完成的。“得时无怠”是对当下的时间片断的重视和把握;薄古厚今是“得时无怠”从纵向的时间过程中逻辑地发展出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李斯明确地反对“师古”,倡导因时制宜,师法后王。这种时间观和政治理念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促成了李斯在政治上的业绩,另一方面又为秦王朝的覆亡和李斯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0.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川端康成的文学影响关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比较文学课题,国内外涉猎较少。本文采用誉舆学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学叙事角度,对两位作家作品主题、艺术等方面展开初步探讨。提供日俄文学交流的线索和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