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汉代是一个各种思想都比较活跃的时代,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谶纬、长生等思想盛行。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还产生了与其相应的衍生思想,如符瑞思想。符瑞对汉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是祭祀盛行的时代,符瑞对汉代祭祀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吴梅村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泰斗,既是一位满腹诗情与灵秀的诗坛领袖,亦是一位饱受屈辱和辛酸的屈节之臣.在"万方多难,灾祸绵绵"的鼎革之际,被迫失节的他,在求生不得、痛悔无门的生死夹缝中编织着"逃禅以求生"的图存之梦.从苦谛的纠缠、灭谛的偏激到空幻的转移及天命的回归,吴梅村的逃禅之路呈现出一种无法突破的圆形程式.  相似文献   
63.
游冥故事是中国叙事文学中最常见的情节内容之一,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各个朝代的短篇小说集、笔记以及作为情节构成分布在长篇小说中.游冥故事从汉魏至明清,在文化内涵、表现形态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游冥故事有其独特的类型特征,如篇幅短小、结构完整、宗教色彩、警戒功能等.  相似文献   
64.
离魂母题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独特的内容题材,其源于先古时期人们对灵魂的信仰,认为人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此后,在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中得以进一步发展,认为"魂魄是气",这在儒家、道家及中医理论里都有相关的阐释,且魂、魄二者可以分离.这也就为离魂母题的发展创造了必然的文化背景.继而随着佛教的传入,其真妄二心的思辨性教义又赋予离魂母题新的意义,使其成为佛家布道开悟的见月之指,得鱼之筌.  相似文献   
65.
黎平侗族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其服饰是侗族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的便装和节日的盛装长期并存,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呈现出来“素雅”和“华贵”两种日常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6.
长期以来,<世说新语>一般被认为是小说,然而也有人认为它是史书或史料,出现这种争议的原因主要是:<世说新语>本身所特有的文体特征和古今对小说、历史概念的不同理解.对待<世说新语>既应尊重其小说地位,又要科学分析其史料价值,而不能偏重其中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7.
<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十分丰富,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等专著已总其大成,周林生等又做了一定的补充.笔者通过阅读明清相关史传笔记资料,又发现一批新的<儒林外史>创作素材,现将这些材料陆续整理出来,供研究者们解读<儒林外史>时参考.这些材料大多从未被论者所引述过,少数材料虽然论者已有所涉及,但笔者又发现另有出处,现一并整理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8.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自汉代以后便出现了广义的“诗”与“乐”分离状态,事实上音乐与文学以迥异于先秦的存在样态仍潜在地向前推进着.宋代恰是音乐与诗歌再度融合的完成期,但学界对宋代音乐文学的相关概念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与厘定.任半塘先生推崇的唐代“声诗”概念并不适用于指称宋代音乐文学作品,通过对“声诗”与“歌诗”概念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宋人的共性认识是“声诗”与“歌诗”通用,但绝少使用前者.同时运用“歌诗”概念来指称宋代之音乐文学,较之“声诗”概念更能体现诗与乐结合之特点,也更符合宋代唱诗实践.  相似文献   
69.
俄国作家库普林创作题材广泛,主要描写底层人的生活,其小说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我国的现当代文学颇有影响.爱情小说是库普林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库普林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类情感世界和存在问题的关注和思索.  相似文献   
70.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前期新月派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从艺术到内容都表现出明显的绅士文化特征;伊凡·蒲宁是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小说家、诗人,其创作享誉世界文坛。本文试通过对这两位不同国籍著名诗人诗歌创作的分析,探讨他们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的共同绅士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