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策划工作不仅要适应和满足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而且要为党和人民占领好这块意识形态阵地。大学出版社在出版策划中要坚持特色 ,树立品牌。出版策划要以市场为导向 ,做好市场调查 ,对出版前景和热点进行分析和预测。出版策划尤其要关注优秀文化成果的积累和建立 ,要使各类优秀教材和精品出版物品牌突现  相似文献   
22.
一、现行编辑部的体制状况长期来 ,编辑部属于出版社的一个部门。编辑业务由出版社负责 ,其工作中的“风险”也由出版社承担。在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编辑部现行的这种计划体制下的责权分离出版模式很难适应业务发展 ,其消极面表现为 :一是编辑部不能根据市场上各类读者的需要“自主”地去和作者打交道 ;二是一旦书稿内容出了重大问题 ,受惩罚的应是负责书稿内容的编辑部 ,但往往是由有“法人”责任的出版社承担。二、市场经济条件下 ,编辑应有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社会赋予编辑的责任就是出版好书 ,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精…  相似文献   
23.
书籍封面艺术创造设计 ,应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 ,具有文化气质和品位。为此 ,封面设计应着力追求创意美和格调美  相似文献   
24.
我国新闻出版署十分重视图书的文字质量。然而 ,“无错不成书”仍为出版业的老大难。笔者对导致图书文字质量差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对提高图书文字质量之管理提出独特的建议。从作者来稿到编辑加工、复审、终审、校对、照排、质检层层把关 ,环环相扣 ,以期图书文字质量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5.
写作具有心理调节作用.在将心理环境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灾后学生心理重建的过程中,笔者及其研究小组把作文结对交流活动作为切入点.实践表明,作文结对交流行为不仅是调整灾区学生和其他群众心理环境较好的切入点,而且它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心理环境调节意义,其机制是以作文交流为切入点的、参与各方互为心理环境的、多向互动的自适应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6.
无论从神明对象看,还是从仪式、载体看,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都具有重大影响。道教已融入台湾民间信仰生活之中。这既是华族社会移民习俗延续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包容文化的精神结晶。以道教为大宗的台湾民间信仰,表现出浓烈的寻根意识,成为民间社会相互联系的文化纽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稳定社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当代宗教领域从广义而言,可区分为这三种组织形态传统主流宗教,新兴宗教,原教旨主义.这三股宗教力量中,传统主流宗教居于主导地位,新兴宗教中众多小规模的教派组织应当引起社会高度的重视,原教旨主义派别仍然具有一定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宗教力量.本文分别选择这三种宗教形态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教派,对它们的现状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8.
促进创作和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法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社会繁荣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法治规制思路。一方面,著作权法为维护作者权益,促进创作设立了一系列保护性制度,另一方面,设立了权利限制制度,以便作品的传播和利用。本文依据相关判例和理论,分析和探讨了著作权法所蕴涵的法理。这将为著作权法的修改和制度设计提供基础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9.
论图书的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出版机制 ,即出版社出书 ,新华书店卖书这一分工明确的图书包销机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图书的市场营销作为重大课题摆在了出版人的面前。对于自产自销的出版社而言 ,降低成本 ,迅速占领市场的制高点 ,是其明智之举。图书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一个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所以至关重要。要使图书的市场营销策略得以实施 ,必须以人为本 ,加强图书市场营销人才的培训和选拔。在图书市场的细分中 ,选择目标市场和对产品准确定位是图书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图书发行部门转变职能以适应图书市场的变化 ,建立新的、切实可行的发行机制是适应图书市场变化应迫切寻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到艺术的相通 ,从审美大师歌德到朱光潜的体验 ,都表明了审美中的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