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方恩升 《兰州学刊》2005,2(6):44-46
"9.11"事件以后,美国奉行"先发制人的自卫"策略,且将其实实践于伊拉克战争;俄罗斯等我国周边许多国家也确定了"先发制人"的政策."先发制人"对国际法、联合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从国际法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先发制人"与现行国际法的国家自卫的差异,并介绍了有关"先发制人"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观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式、动力和目标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当下应积极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思想,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肃监督问责、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多元参与和拓宽问责体系,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3.
从“元治理”理论视角构建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政府和学界的共识。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的公共治理体系,以适应社会变迁,使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公众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论题从我国今天的社会现状出发,从“元治理”理论的基本视角,探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4.
学习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所论述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不能不令人联想到毛泽东的那篇《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两相对照,便可以看到,江泽民的论十二大关系,正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努力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又一篇标志性重要文献。 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所讲的五大经济关系和五大政治关系,就是针对当时所面临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各种重大问题的综合。其中体现了党在当时的历史阶段所坚持的革命和建设并举的基本方针,这也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发挥和体现。革命和建设两个并举的方针,所依据的就是当时党所提出的实现两“转变”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25.
文章在分析东方"雅典城邦"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实践的基础上,从民主选举的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两个层面探讨其特点和内涵.在程序民主上,陕甘宁边区选举实现了实体民主,创新了选举方法,体现了竞争原则;在实质民主上,基本保证了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采取"三三制",并确保后选举时代选民的监督权.对照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给我们的启示,文章试图澄清当前对我国民主选举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6.
1999年5月7日,由上海经济学会、海派经济论坛与国泰证券联会召开的海派经济论坛第8次高级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洪文达、张淑智、程恩富、吴绍中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也应邀出席,并作重要发言。会议的主题为“21世纪:重建中国经济学”。与会者就如何重建中国经济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观点虽不尽一致,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将部分观点简述如下:一、中国经济学的定位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论坛主席、教授)认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政治经济学理…  相似文献   
27.
张瑞兰 《兰州学刊》2009,(10):75-78
农民权益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那么土地制度的变迁如何影响农民的权益?农民权益的内在需求又是如何推动土地制度的创新?文章通过对建国以来三次土制度变迁的考察,认为成功土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在于“以民为本”,满足农民的根本权益。  相似文献   
28.
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混同“自我”、“主体”、“本体”,着力于建构超时间的“先验主体”或“先验自我”(“自我同一”)。马克思在对西方哲学“先验主体”不断解构的过程中,对“时间”寄予现实的关注,不仅把“时间”还原到原初的感性时间,对处在个人感性时间中的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关系予以深沉的关注,而且通过对“历史时间”的探究,指明了人只有靠历史(活动)才能维持自我的同一,从而彻底置换了先验哲学的问题提法和答案。  相似文献   
29.
地方廉政文化资源体系是一个囊括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的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系统,地方廉政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地方廉政文化资源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廉洁杭州"建设中对廉政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播模式启示,要提高地方廉政建设的实效性,地方政府和社会参与机构必须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强化相关制度建构,不断优化地方廉政文化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30.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两者关系的分析,既可以反映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进步性,又可以揭示其历史的局限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历史的进步作用。作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可以通向社会主义的,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新民主主义文化。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当时是被当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来打造的,它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它极端地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忽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决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自我扬弃或与时俱进,才能顺畅地通向社会主义,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由于延续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模式而遭受的挫折,进一步证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