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康有为认为,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之观念等中国古已有之,只是由于荀学之拘陋、刘歆之伪谬,未能使其延续。因此,在其整个的经学诠解中,他尽可能地将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学说结合在一起,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引入经学文本之中。康有为这一“移花接木”的做法,无疑为西方政治学说蒙上了一层儒学的外衣。但实际上康有为并不是要“西化儒学”,而是要“儒化西学”。这种西学的“儒化”诠释方式虽造成了诸多牵强附会之误,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来看,不仅有助于释放研究者的主体精神,而且也囊括了文本之外更广阔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82.
一直以来,学界对雷蒙德·威廉斯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文化研究理论,而相对忽视了对威廉斯改造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这一过程的经验总结。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整体视野出发,我们能够发现威廉斯更加重要和特殊的理论贡献。确切说来,他将英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文本细读法、语义学批评等研究方法应用到对文学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情感结构”等马克思主义自己的批评范式,并进一步提出指向实践的“共同文化”理想,促进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旧交替。梳理和发掘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威廉斯的理论贡献,也能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如何从自身以及民族文化的传统中汲取营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3.
文学言语行为的研究有待深化,其宗旨就是搞清文学交际活动用语言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这些事。"劝导"的言语行为就是说话者试图说服和引导受话者做某事,它广泛存在于包括文学交际在内的人类交际的各个领域。与其他话语交际领域相比,文学话语中的劝导言语行为则一定是间接的,其间接性体现为必须通过"以美取悦"、"传情"、"告知"等的言语行为来实施和发挥效力,属于文学交际话语中的最高层次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言语行为。一切严肃的文学交际活动最终都要归结为劝导的言语行为,都要以劝导的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完成其介入现实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84.
语言学转向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范式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并在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的碰撞中出现了批判、权力和交往三大维度。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批判理论克服自身过度强调否定性而缺乏建设性的缺陷,并与现代语言哲学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结果。哈贝马斯在言语行为理论中提出了言语交往行为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性法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交往的话语伦理学,从而带来了批判理论的交往转向。  相似文献   
85.
风景美学是通过自然像艺术的"如画"原则来建构自己的美学法则,而生态美学则以批判风景美学的"如画"原则来立论。贾科苏·科欧以建筑景观设计的理念为"生态美学"命名,这其中孕育着景观学科的生态转向,即景观学科从LA(景观设计)转向了LE(景观生态)。从中我们发现,贾科苏的生态美学其实是其生态建筑设计思想的一个理论提升,生态美学只不过是他的建筑设计思想的一个外包装,其内核还是景观生态学。从理论渊源上来看,它是英美的"景观建筑"和欧陆的"景观生态学"为主的景观学科融合发展的产物。但其为"生态美学"命名及其原则设置而言,其生态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86.
试论生态审美教育对现代审美教育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整体论为哲学基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从根本上实现了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转型。生态审美教育倡导身体感官全部参与的、动态的和双向平等交流的自然审美范式。在目标任务上,生态审美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审美理想,引导人类进入一个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和谐协调、普遍共生的审美生存状态。生态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价值教育、伦理教育和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87.
王建成 《社科纵横》2009,24(8):162-164
契诃夫的最后一部戏剧《樱桃园》自从问世以来在舞台上一:直就被人们进行不同的阐释,但笔者却坚持认为该剧是喜剧。从女主人公朗涅夫斯卡娅之“丑”的剧情看,《樱桃园》应该是作者所说的“喜剧”。从作者的贫苦出身、医生职业以及他的婚恋生活看,笔者也渴求身体康复后自己的“新生活”的到来,该剧具有浓厚的喜剧特征是不足为怪的。  相似文献   
88.
国画蕴涵着丰富的古典生态审美智慧,与西画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美学原则.国画作为东方特有的"自然生态艺术",其所使用的"文房四宝"及其所遵循的"自然"、"散点透视"、"气韵生动"、"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意在笔先,寄兴于景"等等创作与美学原则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9.
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论争,文章主要对这场论争的产生、过程、结果和原因进行考察和反思,进而探讨二者对话的可能性。俄国形式主义与十月革命同年发生,这就注定了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使俄国形式主义最终消亡,也使大多数形式主义者长期处于自我省思和批判之中。这场论争已经超出了学术批评的限度而具有政治斗争的色彩。"形社者"、巴赫金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进行了对话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学术立场上进行平等对话应该成为推动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处于转型期,在社会转型的总体语境中,新时期的学术转型出现了几种值得关注的理论倾向:从学术研究的主体看,学者有丧失独立自由之品格和怀疑批判之精神的倾向;从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看,出现了放逐理性拥抱感性、驱逐本质追逐现象,排斥科学性、强调人文特殊性的倾向;从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上看,出现了丧失原创性和求真务实品格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