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1055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农村安置留地价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征地区片综合价。征地区片综合价格是农村征地的完全货币补偿价格。实施区片综合价,意味着必须对其他非货币补偿进行价格折算后从区片综合价里扣除。现实中,很多地方在征收农地时,除货币补偿外,还广泛地实行了留地安置。表面上,留地安置是对农民的实物补偿,但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货币补偿方式。在实施征地区片综合价后,将面临着以何种价格形式将安置留地这种实物补偿形式从征地区片综合价里扣除的问题,这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本文提出了三种安置留地的价格计算方法,并研究了三种价格形式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2.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广东农业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防范广东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达到降低广东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推进广东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我国电力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的宏观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供电企业营销服务资源配置效能,最大化撬动供电企业的综合效益,笔者开展了我国工业电力用户价值画像模型研究。本文对电力用户价值进行了分析和定义,从安全稳定价值(S)、经济效益价值(E)、契约信用价值(C)与有序用电价值(O)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工业电力用户价值评级SECO指标模型,并集成智能算法中的RST(粗糙集理论)与数据挖掘技术中的PAM(围绕中心点切割聚类算法),构造了一种半监督自动化用户价值识别、预测与特征展示模型,模型包括基于RST的指标体系设计、基于Gower相异度系数与PAM的用户价值评级,以及基于用户画像的价值特征展示三大模块。其中,为增强聚类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采用霍普金斯统计量进行聚类趋势判断,利用间隔统计量输出理论最佳聚类数目,运用轮廓系数评估模型效果与识别误判样本。以我国南方电网公司下属某供电企业电力用户数据进行模型测试与应用研究,得到具有较高解释性与区分度的用户细分方案,表明本模型是一套可行有效的用户价值评级与特征可视化工具。  相似文献   
34.
文章提出具有卖空总量限制、阈值约束和V型交易成本的多阶段均值—半绝对偏差(M-SAD)投资组合优化模型。该模型分别运用均值和半绝对偏衡量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该模型不满足无后效性的动态优化问题。文章将该模型近似为一般动态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离散迭代方法,并证明该算法是线性收敛的。最后,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卖空总量限制和风险偏好系数取不同值时对投资组合最优策略的影响,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数字经济下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已经渗入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集聚效应、新动能、新认识、新增长点等维度剖析虚拟集聚的现实基础,研究虚拟集聚对制造业的冲击及其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应用。研究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集聚是以“网”为基础、以“台”为依托、以“云”为支撑、以“端”为条件,虚拟集聚是集聚在数字经济下的演进,是在网络空间的集聚,具有智能物流、交易费用、空间范围、信息匹配、知识溢出、弱化黑洞、资源配置等集聚效应;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中国制造强国梦形成历史性交汇,促使虚拟集聚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动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顶端; 虚拟集聚下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是互联,在应用中需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相辅相成,需要技术的支撑,表现为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到端的集成,虚拟集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都是在虚拟空间体现,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调、智能化变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虚拟集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国际供应链中的虚拟集聚显著增长,跨境电商兴起,外贸行业快速数字化发展,教育行业、学术会议借助网络和软件线上进行,线上办公、云端会展快速流行,网络与快递业、餐饮与外卖业、短视频与直播经济、云医疗与大健康迅猛发展,数字阅读、文娱产业线上流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也将推动科技发展带来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6.
刘晓星  何建敏 《管理评论》2003,15(10):31-33
本文结合我国金融监管运行机制的现状,建立了金融监管的分析模型,依据模型对金融监管运行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两阶段供应链中三种定价方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考虑渠道一体化对品牌建设的作用,在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的两阶段供应链系统中,其中确定性的市场需求与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有关,通过分析以下三种定价方式下的最优定价和库存策略下供应链成员和系统的收益,1)商品市场零售价格由零售商各自决定,两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存在着竞争活动;2)商品市场零售价格由制造商统一制定;3)市场零售价格、转让价格和系统库存水平按渠道协调的最优原则确定,确定了同一产品品牌内部的市场竞争、定价控制权及转让价格对渠道性能及品牌自身造成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分散决策系统中的一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8.
进入模式是经济组织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以工商资本对农户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程度为依据,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划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利用对广东、湖北、江苏以及云南四省151个投资主体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生产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以及生产技术传递能力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优势越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高;市场潜力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非正式制度越不利,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低;生产技术的传递能力越弱,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  相似文献   
39.
低水平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力阻碍了农产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基于社会物质主义理论,构建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力的模型,讨论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力的内涵、形成机制和作用效果;并对316份企业样本数据,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力具有多维度结构,包含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人才能力三个核心维度,且三者相互关联,共同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力产生作用。由此开发出量表以期为企业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力提供一个可操作和量化的通用工具。  相似文献   
40.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的不道德、欺诈以及丧失社会责任等,都是违背经济伦理的具体表现。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经济伦理是必须永远坚守的信条,也是富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践行经济伦理的基本前提是,在“经济的内部”竞争者之间制定与遵守市场规则,并且“积极推动其生产力无阻碍地发展”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