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肖向明 《浙江学刊》2006,(2):128-133
作为一种古今共有的民俗信仰,"鬼"文化在古代文学中发挥了独特的题材资源、道德认知、美学想象等方面的文学功能.到了五四这一文学的转型时期,"鬼"文化在主题、情感、结构等文学功能上产生了多种角色转换,整体上呈现从证实性、寄寓性到象征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2.
近几年,许多地方高中语文试题出现了一道文言阅读题,材料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王及善传》,其中有: 高宗闻而特加赏慰(,赐绢百匹).寻除右千牛卫将军,高宗谓曰:"(朕)以卿忠谨,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 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知此官责否?"(笔者按:括号内文字为试题删节内容)原题附注:"搜辟:搜查清除道路."其参考答案附译文,"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译作:"其他若非带人搜索清道保卫不得来到朕的住处."(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试卷·语文)其注释与译文显然承袭了黄永年《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的误译:"其他人若非带人搜索清道保卫不得来到朕的住处."[1]此外,黄永年《二十四史全译·新唐书》:"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译文:"众臣如不是带仪卫搜索和清道,不能到达朕所在之处."[2]其误同.  相似文献   
103.
六朝是我国古代墓志发展史上的成熟期。六朝墓志材料大多年代可考,材料可靠;墓志作品使用了大量口语词和成语、俗语,在语言风格上一定程度地口语化,从而成为汉语词汇研究的宝贵材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这些新词新义,可对《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进行订补。论文择要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4.
20世纪80年代末,海归文学如一夜春风从海外吹回了祖国大地。查建英、王小波、阎真、严歌苓、虹影等一大批海外华文作家陆续回归祖国,热闹非凡地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成为中国跨世纪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海归文学虽然概念崭新,但成就巨大,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代海归文学既发扬了20世纪初期海归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吸收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精神,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5.
杨子怡 《船山学刊》2008,(4):150-155
苏轼一生经历了数次贬谪,其诗文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岭海惠州之贬,其诗文经历了由逐客悲歌之凄婉到以谪为游之旷达的情感之变、由书剑报国到摹水写山及和陶酬友的题材之变。  相似文献   
106.
韩愈素以忠义刚直闻名天下,然潮州之贬,戚戚怨嗟,每以罪臣自许,受后人诟病甚多。韩愈罪臣意识甚浓,已成不争之事实。其罪臣意识有其特定的四个方面内涵,即并非罪己的反省意识、愤悱内敛的君弃意识、忧生患命的恐惧意识、具有恋父情结特色的恋主意识。这些意识紧密联系,共同构建了韩愈的独特的生命场。对于韩愈这些本能的情感意识应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7.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以其丰富的语料和明确的时代性而成为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书中选释其中的"冠日"、"来昆"、"来闻"、"来辞"、"强日"、"悼惋"、"悼怀"、"笄岁"、"笄年"、"笄辰"、"庖厨"、"童齿"、"冥漠"、"摧圯"、"桃年"、"总日"、"扦圄"、"宗重"、"泉闼"、"玄闼"、"幽扉"、"松室"、"幽堂"、"泉堂"、"矜悼"、"酸嗟"、"嗟酸"等27条词语,祈望能对大型辞书的编纂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8.
六朝墓志语料丰富,时代明确,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论文考释其中的词语10条。这些词语均为诸家所不及,它们又被《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或虽已收释,但义项缺漏。  相似文献   
109.
方言中带宾语的反复问句具有方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但边缘方言的情况却是比较复杂的。如广西桂南平话 (横县 )的反复问句 ,有“V -neg -VO”和“VO -neg - (V)”两种反复问句在横县平话中共存 ,此外还有一种 :“VO -neg -VO”。它们在语法、语义及语用方面有着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0.
作文评价是主观性很强的教育评价,评语是作文评价中最集中的体现,而实践教学中却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内容、形式单一,缺乏优质评语。把握评价标准,掌握基本写法,并大力提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评语,强化其写作的开放性,是提高评语质量、促使作文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