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柳永及其词是北宋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词浓缩着一种人生形式的恋都情结,这种情结的丰富内涵,不仅表现了向往世俗享乐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方式,而且透露出重功名与倡个性的矛盾冲突.本文详尽剖析了柳永复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22.
<论崇高>作为美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其作者并非1世纪的朗吉弩斯,而是3世纪的朗吉弩斯.其"崇高"不是纯修辞学的含义,也不是纯美学的含义,而是蕴含了从修辞学向美学的过渡及二者的统一.人们对<论崇高>的判断,不是求真的逻辑判断,不是对文本质的规定性的理性开掘,而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文本意义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因此,我们应该从<论崇高>全篇整体的角度出发,从西方美学发展史特别是美学范畴、概念的演变史出发,全面、系统、完整的理解和判断朗吉弩斯"崇高"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3.
说来也怪,在我们这个有着“政治君临一切”之历史传统的国度里,政治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却显得萧条、冷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人学土,要么站在特定阶级利益集团的立场上,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严酷惨烈的政治斗争中去,上演着“胜为王侯败为定”的悲喜剧;要么视政治为卑鄙肮脏的渊薮,避之恐不及地躲进象牙塔,以醉心干家国两忘的纯粹学问。受这种士人遗风的影响,当代学者也很难超乎历史形成的进退机缘之外而有独辟蹊径的人生选择。正因为此,也就更加衬托出《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王海光著,全书26.6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  相似文献   
124.
对于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喜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人们过去大多限于论及其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以及关于矛盾而复杂的"吝啬鬼"典型夏洛克的成功塑造;近年来又有学者开始注意到其"亦喜亦悲"的创作风格.但是以上方面尚不足以囊括该剧的艺术特征.笔者认为莎士比亚对"突转"手法的妙用和对"幕后人物"的精心构设,亦为该剧不可缺失的两大显著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