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54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670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8 毫秒
991.
诗余说虽出现在宋代,但由名转实则在明代,并在明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呈现新义,或追溯其源头到六朝乐府,或标榜其言情的特质。诗余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诗本位论,以诗的标准权衡词的得失,在明末清初人们认识到词并非诗的取代文体后,强调它在形式上与诗稍有差异,在内容上并无太大变化,因此以诗余界定"词"已无必要。  相似文献   
992.
993.
意义蜕蚀与经典化--文学史包含的两种相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是对于过去文学的述说,由于被述对象是过去写作的而述说行为是在当下进行,这就使得二者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所谓时间差,并不只是时间上先后的差异,而更是一种认识和看待事物的态度的不同,从而使得事物本身的意义产生变异。埃斯卡尔皮讲过一个例子,他指出,《鲁滨逊漂流记》当时的意义是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政策唱颂歌,后来却成为儿童们历险记式的读物;《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在书中意图表达对于英国议会政治的讽刺,可是其中的政治含义是儿童难以理解的,倒是其中大人国、小人国那种想象的奇观吸引了一代代的儿童。如果细心地从文学史查找,这种…  相似文献   
994.
"孔子作《左传》说"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乃战国《公羊》先师公扈子旧说,并非“汉人所统计的数字”。姚曼波女士关于所谓《孔子春秋》下落的考论不可信据。周季西汉诸子推崇的“春秋”是指源出孔门的《春秋》学,其具体指涉则随文而定  相似文献   
995.
具象诗(concrete poetry)又称图像诗(visual poetry),它是"利用文字的排列来创造图案(如几何形状)或模拟实物(如苹果或汽车)"[1]的一种诗歌.这种诗歌形式在20世纪的欧美、拉美和亚洲等地区曾盛行一时.在20世纪末的台湾和香港也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建树的具象诗诗人,如詹冰、洛夫、陈黎等.近年来,具象诗在内地也颇受一些诗作者的青睐.关于具象诗写作,诗学界时有赞誉之声.犁青认为:"写图像诗的目的之一是借图像、视觉美的优势,把语言的意旨表达得清晰和强烈,使诗语言张力达到极限."  相似文献   
996.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表达工具,而且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在英语越来越热的今天,汉语逐渐成了“被排挤的小媳妇”,极有可能在网络语言的冲击和西方话语的浸淫中被颠覆。因此,对母语的失落进行深刻反思,对现行母语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等进行认真审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7.
文学史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史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以文学作品在时间上的线性发展序列为中心目标,寻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进程。其文学史观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通过史料考辨来坐实作家、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具体联系的实证主义文学史观;从语言、文体、风格等角度透视文学内在形式变迁的形式主义文学史观;强调社会历史发展呈一元论模式的进化论文学史观;强调以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尖锐对立为基础的阶级论文学史观等等。上述文学史观虽然各有偏重,但无疑都可以看出时间性向度的述史线索。而笔者在本文引入的互文性视角的文学史观,以符号系统的共时结构去取代文学…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小说评点萌兴于明万历年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万历二十年到万历年结束,“据不完全统计,此时期出版的小说评本约20种,占嘉靖以来出版小说的三分之一强。”[1]万历时期在整个中国小说评点史上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直接影响了之后小说评点的特征形态与发展轨迹,小说评点自万历萌兴,历三百多年而不衰。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中国小说评点在这个时期的发端,必然与这个时代特殊的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清人赵翼指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2]黄仁宇也把万历…  相似文献   
999.
语义功能语法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功能语法是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中国特色语法研究理论。它以语义为基础,语义语法范畴为中心,词和词组为基本单位,分类为重点,结合语义与表达研究语法形式,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文章对语义功能语法的上述特点进行了评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语义功能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从范畴出发围绕语义与表达进行对外语法教学,其次运用此理论的研究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问题,最后以此理论为基础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就20世纪中国伊始的启蒙而言,它与其他体系的启蒙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一开始就显示出更为突出的悖论特征.审视自1911到1921十年间的文化启蒙时段,理想与现实、手段与目的、(个性)价值与(个人)德性的悖论,无不给历史留下了无穷的困惑.这些困惑启示我们,法治对启蒙寻找的自由秩序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