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 ,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运作及其所取得的经验 ,给了我们许多极有价值的启迪。一改革开发以来 ,伴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我国农村村级社区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表现出以下一些过渡特征 :从权力结构的变化来看 ,由于那种高度集中统一、政社合一的权力结构模式因其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已经解体 ,而新的权力结构及其运作机制尚处在创制阶段 ,于是 ,村级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及其村务运作机制呈现出一种新旧交替的过渡状态。这是其一。其二 ,伴随着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分配结构的逐步调整 ,农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文本的意义同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有关。市场化经济促发的中国城市的真正蜕变是20世纪90年代历史境遇的重要表征之一,考查近一个阶段的女性话语,是无法忽略这一具有非常意义的时代征候的。随着现代都市的日趋孕育成熟,身居大都市的女作家们在受都市文化意识浸染的同时,也自然要对都市有所表达,这不仅仅体现在她们对都市、对都市女性的着力书写上,身为都市女性,她们的言说本身即隐含了都市的视角和立场,都市构成了都市女性生存的背景和制约力量,同时也成为对这种生存的一种阐释。 较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社会生活和社…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周恩来的公仆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公仆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党性基础上的完善结合。它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的公仆思想不仅锤炼了他自己高尚品格,奠定了他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的基础,而且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4.
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然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多方面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当然不是某位神仙恩赐的,也不是国人一觉醒来忽然变出来的,而是靠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长效机制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动新时期民族工作中,河北省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在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事业和谐发展方面,摸索和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团结进步创建制度、自身建设制度以及探索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思路等。  相似文献   
16.
通观邓小平关于控制犯罪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控制犯罪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双向控制”。这也是他控制犯罪思想的核心内容。所谓“双向控制”,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等。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起道德的迷失,作为经济发展的成本,道德损失似乎不可避免。因而就有了“代价说”和“滑坡说”。我认为,评价一个社会在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道德水平,不能用前定的道德标准,或者用个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利益得失和道德倾向来裁判,而应当把道德问题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用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基础上,我国文化现代化话语方式发生了由体用之辩向世界性与民族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文化精髓论的转变。世界性与民族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文化精髓论,是反映我国经济和政治现代化规律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根本规律。它在克服体用之辩旧话语方式的同时,克服了由旧话语方式产生的文化保守主义、全盘西化论、文化教条主义等三种阻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文化独断主义倾向,为在古今中西文化精华结合中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正确通道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我们的抉择——罗肇鸿研究员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听到了新世纪的脚步声。世纪,本来是一个纪年单位,却被赋予浓重的文化——心理意蕴,以致人们普遍具有一种“世纪情结”。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人们总要透视其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乃至宗教学等等的意义,尤其是更乐于在此时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在这里我们不妨遵从或者说迎合人们的这种心态,从一个角度对新世纪可能的经济进程作一下分析。与新世纪脚步相伴而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似乎成为世界经济交响曲中主旋律,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乃至政治面临的沉重的时代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户的投入行为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经营决策单位,在农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投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前途与命运,正确分析与评价农户的投入行为有助于及时地把握农业发展的动向,有助于引导农户合理地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农户投入行为特征分析1.投入多元化。这既表现为农户对农业的多种经营、多种种植的行为方面,又表现为农户普遍的兼业行为方面,也表现为富裕了的、走上稳定的工商经营道路的农户仍不放弃对农业投入的行为方面。农户多元化投入的行为动机是实现家庭收入的稳定与收入增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