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0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全球一体化商业时代的来临,“教育产业化”曾作为一个非常时尚的口号屡见于媒体。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界顺应时代潮流作出改革无疑是明智的选择。然而,“产业化”的结果却是教育的“商业化”。在消费文化的一片蛊惑声中,中国高等教育似乎淡忘了自己曾经的人文关怀,而高等教育人性化又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2.
李渔生活在明末清初,距今将近400年。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地活了70年,在人们习惯固守家园的农耕时代四处移徙漂泊,“三分天下,几遍其二”,超前的生命意识让他远远地走在难以被时人认同的时代前沿。李渔广博涉猎的艺术领域与他的生命存在、生活享受紧密结合,也就是说,他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高自我生活品格的质量,而其内心的精神追求则通过现实的欢愉化来体现,因此,李渔的思想本体呈现出不合时宜的世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审美化的异态意识。李渔可以视为中国文化界后现代意识的启蒙者。  相似文献   
63.
当阳,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属西南方言区。本文就部分方言词,通过声韵对照关系来考查在古汉语中的情况,追溯其本字,借此来了解楚地的民风民俗和汉语的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刘基政治生涯的特定历史背景及俞源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对刘基为俞源村设计、建造太极星象说的观点进行驳斥,把刘基从神坛位置上请到了武义的地面人间,揭开了刘基与武义神秘莫测的面纱。刘基及其在武义留下的“刘基文化”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当时、今天乃至将来,都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是近20年来语文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语感是什么?怎样培养语感?”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本文从理论层面谈起,探求了语感的含义、特征、心理机制,回答了“语感是什么”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实践层面,提出了语感培养的两条途径,回答了“怎样培养语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敦煌文献中《瑜伽师地论》及其疏释之作共有200多号,包括敦煌僧徒记录唐代高僧法成讲述《瑜伽师地论》的听课笔记《瑜伽师地论手记》和《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后者多未见历代藏经收载,是解读《瑜伽师地论》内容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些写本以残卷或残片为主,不利于进一步的整理研究。通过内容、裂痕、行款、书风等方面的分析,对这些残卷或残片作了初步的"复合"工作,可以把其中的26残卷或残片成功缀合为11组。  相似文献   
67.
国外有些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者认为,作为通行版第一编附录的《音位学原理》不应该编入《普通语言学教程》,因为这部分内容索绪尔在三次普通语言学课程上都没有讲授过。而国内看重第三次教程的学者也赞同此说。我们通过对索绪尔两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对比研究,认为《音位学原理》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在第三次课程中也讲授过。我们还从学术史角度批驳了第三次教程编者认为索绪尔语言理论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的观点,以及我国学者所持的索绪尔语言理论受格式塔心理学影响,或格式塔心理学受索绪尔语言理论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68.
《入越录》是吕祖谦的长篇日记体游记,记载了吕祖谦与潘叔度的十八日会稽之游,语言朴质平实,简拔切当,大多以白描为主,个别段落则能娓娓道来,细细铺写.作者尤其对光与色有着敏锐的感受,使得文中点染着鲜丽的色彩与美妙的光晕.《入越录》对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关注早于以田园诗人而著称的范成大的《吴船录》,显示出吕祖谦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对于世道民情的关注;从题材上来讲,也是对传统游记内容的开拓.文中还体现出吕祖谦重自然和要求人工亦应“殆若天成”的审美取向,是吕祖谦纪游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69.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它强调"审美性",但是"审美性"的历史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被抽空,没有很好地做到历史与审美的结合。而且由于过度强调"审美性",导致对于《子夜》这样政治化较为浓厚的作品就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偏见。总之,"重写文学史"以"审美性"为标准,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政治的束缚。  相似文献   
70.
文学作品必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作品各内在因素必须"一致""统一""和谐",这一观点并没有充分的哲学根据和文学史根据。传统的经典作品也可能具有后现代性。《城堡》是一个分裂和解构的文本,具体表现为:不具有风格上的统一、内容上的统一、结构上的统一,不是内在的有机统一,故事和情节都缺乏清晰的描写与交代,情绪、情调、思想、表述、手法等通常都不一致。没有传统小说的那种"主题",描写和叙述有很大的跳跃性,描写与描写之间、叙述与叙述之间缺乏主体上的逻辑性,缺乏事件上的前因后果。小说到处相互矛盾,比如时间上的矛盾、人物性格上的矛盾、叙述人称上的矛盾等。卡夫卡把"矛盾"正常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