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8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身处五四文学开放时代的郭沫若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在戏剧中所表现出一些莎士比亚化的特征,其原因既在于他者的先在和强势文化的姿态,还在于相似的历史语境唤醒他们相同的生命体验和心灵表达。但我们还是从处于后在和弱势境地的郭沫若的戏剧中看到了属于他个人风格的特征,而这正是他的戏剧虽然有着诸多的缺憾却仍可将其纳入跨文化的视野中与世界对话的意义之所在。因而,关于郭沫若与莎士比亚之间的任何差异都会给予我们启迪:世界文学以及文学的研究是一个整体,无论哪里缺失都是整个世界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2.
近期一些用方言写作的小说在文本中用方言虚构出一个独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凸显出尚未被公共话语磨损的个体生命经验和身体处境。在差异性逐渐丧失、生活经验趋同的当下语境中,这类小说的意义在于以书写抗拒简化、拯救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03.
市民形象的塑造是都市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鸳鸯蝴蝶派和新感觉派因为其不同的性爱观念决定了他们小说中市民形象的面貌。性爱道德的游移性使鸳鸯蝴蝶派塑造了新旧交替的市民,而对现代都市性爱观念的肯定则使新感觉派笔下的市民在都市的商业规则中游刃有余。这也是他们在中国的现代性题域中不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激励机制普遍存在着激励手段单一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以经济利益激励为核心,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有利于员工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5.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是指旅游危机事件何以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内在特征与逻辑规律,是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文章在对研究文献进行评述,总结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生机理的研究方法、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网络文本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386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影响因素,建构了网络舆情发生的作用模型,并针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预防与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海洋湿地保护立法在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衡平性立法理念的缺失、管理体制上的弊端、资源掠夺性开发,海南海洋湿地生态安全已面临严重威胁。需要改变立法指导思想,树立生态安全下的衡平性立法理念,制定并完善相关立法,规范管理体制明确协调管理部门,鼓励公民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7.
当前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得到了大力提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师范生走向岗位之后能否获得持续的发展往往并非取决于职前教育课程中所学的内容,职前教师教育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培养,回归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国家大幅度推进的教师教育改革以及课程改革对教师科研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然而,海南农村中学教师仍然在科研素养方面表现出科研观消极、缺乏科研理论、科研能力的薄弱以及科研道德的虚高等问题。文化与家庭、职称评审制度以及教师培训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欲破解现实困境,组建面向教育教学实践变革的科研团队、促进职称评审制度的变革以及注重农村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多样化是可行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09.
抗战期间少年儿童抗日团体风起云涌,其中被誉为“中国儿童界三大明星”之一的“孩子剧团”宣传活动卓越,受到周恩来、郭沫若、茅盾等革命领导人和文化名人的关心,这其中就有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孩子剧团”是抗战期间冼星海帮助最多的少年儿童抗日团体,他与“孩子剧团”的交集主要发生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他曾多次教授“孩子剧团”唱《游击军》《在太行山上》等歌曲,指导“孩子剧团”参加演出和开展歌咏活动,还为“孩子剧团”团员走上艺术道路提供帮助等。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影响助推了“孩子剧团”后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0.
在卡夫卡的创作生涯中,父子冲突是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性命题,这个命题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母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历史文化内涵。考察卡夫卡的日常生活和写作生活,发现这两种生活形成一种矛盾结构,类似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父子冲突。用拉康的审美三角结构理论去分析这个大的父子冲突结构,可以发现这个结构内部蕴含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