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 ,尤其是 90年代以来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 ,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大众百姓闲暇时间的增加 ,社会对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毫无疑问 ,大众文化的普遍流行 ,已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围绕大众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生成背景、现实发展及其走向等问题 ,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阐述  相似文献   
82.
文章首先论述了审美注意的驱动机制 ,进而以中英散文为例解析了审美注意驱动机制在审美客体 (散文文体 )中的表层结构 ,以便揭示文体的另一个层面 ,即审美心理层面。关注文体的审美心理机制将从新的角度揭示文体与诸项双边关系 ,如主体与客体、表现与理解、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复杂联系 ,有助于人们全面地认识文体  相似文献   
83.
在开展中俄关系史科研工作中 ,中外史学专家、学者非常强调充分利用原始档案文献这一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深入、细致地挖掘有价值的档案文献资料 ,决定了史学工作成果的可靠性、科学性。文章通过介绍俄罗斯档案工作进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俄罗斯收藏中俄关系史档案文献的主要档案馆及其收藏特点 ,比较中俄学者在利用档案文献开展相关领域科研工作方面的差异 ,并试图应尽可能将静态的档案文献变为活生生的动态资料“站立”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84.
和谐文化模式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体框架 ,它以积极入世的态度 ,通过融会吸收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意识 ,规范着社会政治生活 ,也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成为从社会政治生活到人们行为心理普遍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在儒家“八条目”中 ,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古代 ,“家”与“国”是密切相联的 ,早有“国家”之称 ,经过时代的筛选、历史的传承 ,其中修身、治国、平天下三条作为核心条目 ,形成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体现在文化价值观的升华 ,就是和谐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以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为主要对象,讨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忧”、“愁”和“忧患意识”等概念的文化内含,及其与现代西方文化中相关概念的差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忧郁”(melancholy)是西方文化进入现代历史运动中的产物,科学的发展和人与宗教的分裂是忧郁产生的两个基本根源;尽管古代中国有这些情感色彩相近于“忧郁”的概念,但由于中国封建文化的独特背景,它未具有现代性文化内含的“忧郁”观念。  相似文献   
86.
根据诗体、题材、用语等多方面的证据来看,《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之说很可能是作者元稹 本人提供的不可靠之词。当然,这一点并不必然涉及作者的人品“污点”,而是与唐人普遍“好大言”的风气有关。  相似文献   
87.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8到10世纪唐代朝廷财政体制的演变。以长时段的社会政治格局为背景,文章分析了财政权力从“公领域”向“私领域”转移和从皇权异化为宫廷势力权力两个内在的发展脉络,说明了这两种趋势如何将体制置于越来越危险的边缘,最终导致体制的崩溃。  相似文献   
88.
试论科学自我实现观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唯物论中,科学自我实现观应该成为其中的理论构成部分。阐发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回答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所提出的某种理论挑战以维护历史唯物论基本立场、观点的需要;该理论的提出和阐发构成了历史唯物论研究的新视角、新内容,有助于使唯物史观更加全面、具体、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89.
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指出,严重困扰中国政府和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个根本原因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本文根据本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现有农地制度的弊端,在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农地私有化改革的学术主张,并分别从农地产权的稳定性、流动性、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及其社会保险功能四个方面,对农地私有化的预期效果做出了初步判断。本文最后回答了本方案可能受到的各种质疑,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艺术——“生命的形式”论评析司有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冷德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把艺术界定为“生命的形式”。在她看来,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常把艺术视为一种生命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