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综合类   19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个时代的摄影摄像,往往象征了该时代的社会文化和信息观念。基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文艺制度和乡村结构以及“摄影武器论”的摄影观念,《晋察冀画报》及其画刊系列从“民间”和“文化情感”立意,通过“血的控诉”与胜利图景的告慰、“古长城”“毛泽东”形象的视觉符号化以及将中国政治文化置于国际舆论场等视觉说服技巧,构建了一套服务于解放区革命意识形态的视觉符号,制造民众的身份认同,实施文化情感动员。但这种视觉实践未能因时而变,导致“摄影八股”的滋生,部分消解了图像的动员力量。  相似文献   
32.
《编辑学新论》之“新”主要体现为三个不同的创新路向:从编辑学研究的前沿考察问题,且紧密结合当前编辑出版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具有立意和命题的双重时新性;根据编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注入新的思维因子,对既定观念、结论等进行修正和完善,更新编辑学理论体系和观点;站在编辑学理论建设的战略高度考察问题,在研究的切入点和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看法上具有良好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3.
论编辑退稿的科学公正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稿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有科学的用稿标准、充分的退稿理由、合理的评价体系、规范先进的退稿机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科学公正性原则。  相似文献   
34.
丁玲,在常人的眼里,更多被提起的是其作家身份,《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沙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大手笔。然而,石潇纯编审在其装帧精美的《缘定今生辙—丁玲与她的编辑生涯》一书中,首次从编辑家的角度为作为文学家的丁玲立传。作者虽为人物立传,却不拘泥于现存史料,她遵从历史的真实性和差异性原则,从不同的历史维度,选取不同的视角对历史进行“反观”与“重构”,使其笔下的丁玲有异于他者的立体的显示。全书在政治,文化,文学,出版的广阔视阈下构筑丁玲与中国文学出版的全景图,将她的编辑方针、编辑思路、编…  相似文献   
35.
消费主义就其实质来说,它不仅以追求享乐主义、对物质的绝对占有和无节制的消费为基础,而且更多情况下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又是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制造给我们的,这就使消费行为成为在商家与媒体“共谋”所构筑的意识形态网络中的一种非自主性行为。大众传媒作为消费意识形态自我合理化的工具和消费文化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重要共谋角色。  相似文献   
36.
大众媒体促进了消费意识形态的生成,催生了消费文化,引导着消费时尚.大众媒体在消费文化和消费生活方式的形成中扮演了"共谋"的角色.  相似文献   
37.
微博意见领袖深刻影响网络舆论。其角色构成呈现出诸多明显特征,在微博意见领袖言论的发展趋势中,存在着种种看似矛盾与冲突的特征的辩证统一。有助于其话语权力的构建的策略包括:培养与积累公信力与美誉度;加强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密切关注并巧妙利用舆论引爆点;注意微博言论中的表达策略与技巧等。  相似文献   
38.
39.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民初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第一个集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于一身的“新闻全才”。他的新闻思想主要内容有:在新闻职能方面,认为报纸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消息;在记者的任职资格方面,最早提出记者要以“品性为第一要素”;在新闻业务上,认为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在记者责任上,特别强调记者要有“铁肩辣手”的斗争精神;在处理传者与受众的关系上,主张对待读者可以迎合但不能盲从,讲究高雅而不能低俗;在媒介经营管理方面,主张新闻机构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0.
进城农民健康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城乡关系的平衡,是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最新开放的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的微观数据,系统探究文化资本对进城农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对进城农民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客观阶层在制度文化资本和进城农民健康水平的中介效应显著,主观阶层在制度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与进城农民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个体社会资本在具体文化资本和进城农民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集体社会资本在制度文化资本和进城农民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