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明代浙江湖州府岘山结文学社团的现象颇多,前后继踵.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从正德年间的"苕溪五隐"社到万历年间的"岘山逸老社",文学活动绵延不绝.从正德到嘉靖末年(1508-1566),以刘麟为中心,形成了从"苕溪五隐"社到"岘山逸老社"的演进过程.刘麟等人去世以后,岘山社或有中断,但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后,许孚远薪火相传,复举岘山社集.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理学思想和丰富的风格,与前后七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2.
张岱在<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中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晚明党争的观点,主要包括:晚明党争的起源、晚明党争的危害、宽宥阉党.张岱的晚明党争论与他的家族渊源、地域政治背景和学术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新时期知青小说在文体形式上采用了与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相对抗的新形式:一、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全知叙事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限知叙事;二、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的"凡人看异人"模式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自叙传;三、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高昂明亮的喜剧色彩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浓郁的悲剧气息。这三种情形源于知青文学叙事从依赖政治权威向依赖个体经验的转变。  相似文献   
54.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符合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要求,具备了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潜在动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处在探索阶段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要善于统筹各项资源,着眼于自身客观规律发展的规划,充实内容、创新途径,讲究工作的整体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5.
历史的兴亡加上贞观之前数百年的社会动乱,特别是经过"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的动荡,使贞观君臣们产生了深沉的历史忧患意识.他们以惕焉兢惧、临深履薄的思想和心态.重视以史为治,从中总结知治、致治的经验;他们探讨创业与守成难易的问题,以便已创业成功的他们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防微杜渐,慎始如终.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诚信问题,如恶意拖欠学费,贷款不还,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等。使得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不诚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外,社会的压力以及相关政策的不健全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思想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本文试图探讨造成大学生不诚信问题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7.
杜诗《洗兵马》系年有多种说法,文章针对史料的选用及对文本意指理解的多歧性,比较诸说得失,将该诗放在同期杜诗及其整体语境中重新审视,主张该诗或当作于乾元年春。  相似文献   
58.
审美对象是创作主体全面调动自身的审美心理体验才产生的高级审美现象,在对审美对象的世界进行探讨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经过仔细考察,我们认为,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至少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和开放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审美活动的不可分析性;直觉性决定了审美活动必然是一个感性而非理性过程;开放性则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重新创造自我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59.
从现代汉语中的构词语素入手,将它们与古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单音词进行比较,对比单音形容词降格为构词语素前后的语义变化,从而总结出单音形容词语素化语义演变的特点:形容词中量性特征不凸显、主观性强的非基本性质形容词语素化倾向最明显。  相似文献   
60.
汉魏士子,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往往陷入出与入的两难困境之中,为了寻找出路开始选择道家。而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其散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和意象自然也就成了士人文学创作取材的基点。《庄子·至乐篇》中有一段关于髑髅的寓言,通过庄子与髑髅的对话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东汉张衡取材于此,作有《髑髅赋》,首次把庄子的逍遥世界转化为文学意象世界。之后三国魏李康、吕安也都作有《髑髅赋》,曹植则作有《髑髅说》。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这些赋体文学中关于髑髅意象的分析,揭示出汉魏士子努力进取却又彷徨挣扎的痛苦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