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5 毫秒
51.
ABB类形容词的构成要素及其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BB类形容词的构成要素及其性质在现代汉语各类词中,形容词的构成方式是最为丰富多彩的。其中有一种结构独特的方式,前面是一个有实在词汇意义的A,后面是一个叠音成分的BB,我们一般称之为ABB式形容词,例如:绿油油、紧巴巴、热乎乎,这是一种生动的富有描绘...  相似文献   
52.
以讲究才学和文辞为主的赋,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文化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载。它以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硕的创作成果,给予我国古代的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作出过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赋学研究领域从荒芜、寂寞到逐渐兴旺繁荣,一批有价值的学术专著和论...  相似文献   
53.
徐兆寿 《现代妇女》2010,(11):19-22
“一见钟情”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爱的神圣原则,在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中被神化,又通过艺术进行解读,使其愈加扑朔迷离,难以解读。它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爱观,在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但那些古老的解读都已不能适合现代人的理解了,所以,必须要破除古老的爱情迷雾,寻找一种现代人的解读。本文以自创的“爱情三元素”理论首次解读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4.
55.
白居易、刘禹锡在晚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与其在中唐时差别极大,元白诗派就此进一步发展为刘白诗人群。刘白诗人群最主要的诗歌创作活动有联句、诗歌赠答、诗歌别集和唱和诗集的编定三项,而诗歌内容主要是歌咏闲适生活;其词体创作则是就曲填词,著作也颇多。由于该诗人群在诗词方面的创作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因而对宋代诗词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相似文献   
56.
查慎行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诗人,与山东赵执信号称“南查北赵”。他在而立之年,赴黔从军,前后三年时间,留诗三百首。这些诗歌,或即景抒怀,或咏古慨今,或关心民瘼,或描摹风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感情充沛。风格或豪放,或清新,展现出诗人对祖国大西南特殊地貌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与准确描绘,传达出作者初涉时世、首次远游的新鲜感受和切身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游黔诗的全面观照和深入考察,分析其内涵意蕴及艺术风格上的独特个性,并努力探索这段军旅创作生活在其一生诗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57.
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从西方古典神学、哲学中关于“原型”、“理式”、“上帝形象”和列维-布留尔的“集体表象”等概念的误解中提出来的;它也是对弗洛伊德“疾患人格结构说”改头换面的照搬和照抄。因而其中不仅多处相互抵牾和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也存在着不少错误观点。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对这种理论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58.
就小说界来说,90年代似乎显得尤其热闹。以《钟山》为阵地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还未收场,其它一些刊物又相继亮出了自己各不相同的小说旗号。有趣的是,这些刊物的小说旗号都是以“新”来标举的,诸如“新状态”、“新体验”、“新市民”、“新历史”等等,大有“乱...  相似文献   
59.
所谓太白孝歌是在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太白山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哭丧仪式歌。一般从亡人去世的当天晚上到安葬入土,孝歌伴随始终,唱3至7夜不等。文章以实地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对孝歌有关的民俗事相做了详细描述,并简要分析了太白孝歌产生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60.
中国是一个抒情的国度,抒情的传统一直是中国一切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的古典戏曲也深受这种传统的影响。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表征主要表现在其源流与抒情传统的关系;情节设置的奇幻性和情感的真实性与自然美;曲词的抒情诗的意境;宾白的诗词化倾向及科介的舞蹈化的抒情等方面。本论文将试着从这几方面来探究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