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要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发掘其自身的生长要素,从而采取相宜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提高民众的自觉意识、实现可能的功能转换、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等几个方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防止只做“搭台”的角色、搞“官员工程”、脱离群众、不看对象搞“一刀切”、过度开发和文化造假。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诗的现状与出路,陈国恩认为,写好新诗的关键在于诗人的人品以及他的内心生活方式、想象力、创造力和对新诗的形式感。张中宇认为,旧体"生锈",诗体应变,变能启盛,新诗是历史的必然。罗振亚主张,在挑战面前要从容应对,积极反思。彭金山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只能是现代汉语诗歌。王珂认为,今日汉诗应以准定型诗体的新诗为主。吕进总结新诗诗体重建的经验认为,新诗诗体应双极发展,诗坛的合理生态应该是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两立式结构,双峰对峙,双美对照。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诗的现状与出路,陈国恩认为,写好新诗的关键在于诗人的人品以及他的内心生活方 式、想象力、创造力和对新诗的形式感。张中宇认为,旧体“生锈”,诗体应变,变能启盛,新诗是历史的必然。 罗振亚主张,在挑战面前要从容应对,积极反思。彭金山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只能是现代汉语诗歌。王珂认 为,今日汉诗应以准定型诗体的新诗为主。吕进总结新诗诗体重建的经验认为,新诗诗体应双极发展,诗坛的 合理生态应该是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两立式结构,双峰对峙,双美对照。  相似文献   
4.
创新与蜕变——后新诗潮感言之一○彭金山同“五四”新文学革命一样,新时期文学也是先从诗歌发难的。“天安门诗歌”最早从内容上扬起反拨的大,以感情的真诚和血与泪的代价,在阴霾沉重的中国上空划过一道令人激奋的电闪。而先是星火一样自燃于民间,1979年始见诸报...  相似文献   
5.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彭金山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诗坛在短短几年里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朦胧诗是变化最剧烈的一次,后新诗潮则是变化最纷繁的一次,纷繁得不仅传统诗歌培养起来的读者无法追踪,连朦胧诗阵营中的不少诗人也感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学艺术工作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呈现三个阶段演进的特征.期间,我国文学艺术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赢得了"两个超越"(超越"五四",超越十七年)、"四个实现"的胜利.以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为价值取向,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的发辰,估量其审美品格,结论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到回归的过程.(二)文艺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从近到远的过程.与此相关,创作方法也发生着变化.(三)媒介手段的变化,使文艺从精英走向大众,从纯文学走向泛文化.另外,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阶段性的问题,出现一些错误倾向.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全面展开之后,"世俗化"和"物质至上"倾向对中国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文坛出现了一些令人焦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穆旦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的过程,指出其现代主义创作具有不绝如缕的浪漫主义色彩;分析了浪漫主义对穆旦现代主义作品的影响,指出穆旦诗歌独特的艺术美与浪漫主义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关系;分析了浪漫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在关系,指出正是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准把握使穆旦的现代主义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所谓太白孝歌是在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太白山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哭丧仪式歌。一般从亡人去世的当天晚上到安葬入土,孝歌伴随始终,唱3至7夜不等。文章以实地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对孝歌有关的民俗事相做了详细描述,并简要分析了太白孝歌产生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甘肃定西提出"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指导思想,发动了一场以产业结构改革为中心的农业革命,甩掉了"苦甲天下"的帽子,为农耕文化内涵的当代利用树立了一个典范.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是建构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